结核病职称考试

首页 > 结核病职称考试 > 主治医师精华 > 正文

发病机制--结核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是来自哪里?

医学教育网2020-05-08 13:12
大号

发病机制--结核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是来自哪里?快来跟小编看看自己有没有掌握吧!

结核病(Tuberculosis)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人体除毛发外几乎全身所有组织都可以感染结核病,如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但由于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进行传播,因此肺结核的感染率比其他器官高,占人体结核病的首位。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具有向全身脏器的扩散性和在组织中的长期潜伏性。结核病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或复发。结核病的病理以结核结节、渗出、浸润、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的混合存在为特征。

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的途径:①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通过排菌病人咳嗽时喷射到空气中的“微滴核”传染,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在高声说话、咳嗽或喷嚏时喷射出来的微滴直径仅 1——10μm,若与病人距离在1m以内,可直接吸入微滴或吸入在空气中悬浮的微滴,吸入这样大小的微滴,可超越呼吸道的粘液纤毛防御进入肺泡,发生通过肺的感染。由于吸入空气容量的分布,细菌开始繁殖的部位在下肺野,可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②消化道感染。饮用未经消毒含有牛型结核菌的牛奶后会发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③扁桃体感染。结核菌进入扁桃体,使颌下淋巴结肿大。④接触感染。多为病理解剖工作者工作时的手部损伤而发生,使感染部位相对应的淋巴结肿大。

备考神器:结核病主治医师题库+考前金题卷+考前模考卷

以上就是“发病机制--结核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是来自哪里?”的全部内容啦,以上信息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汇总,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结核病学职称考试栏目!

编辑推荐:

如何对恶性胸水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生理知识介绍

导致肺脓肿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