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定义是初级药士考试中常考察的内容之一,为了帮助各位初级药士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定义的相关知识点如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猫脊髓运动神经元中,刺激对应Ia群的向中纤维时所产生的EPSP在1 1.5毫秒内达顶点,以后则大致按指数函数下降,10 - 20毫秒内回到静息电位水平。这时,突触后膜在化学递质作用下,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称此电流为突触后电流(post-synaptic current),结果发生膜电位变化,亦即产生EPSP。
递质的作用即离子透性的增大约在1毫秒内结束,以后EPSP将按膜的电时间常数消失。与这种化学传递的EPSP相对应,电传递的EPSP是因突触前纤维的动作电流,通过电紧张的结合,流到突触后神经元而发生的,其时间过程也与动作电位的时间过程大致对应。
更多2020药学职称考试高频考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药学职称栏目!我们提供2020药学职称考试精华资料、备考技巧、政策动态及模拟试卷,助力你的2020药学职称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