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药学职称 > 辅导精华 > 正文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表现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表现是初级药师考试中常考察的内容之一,为了帮助各位初级药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表现如下:

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分为2个阶段:急性缺血期(血管阻塞期)及血供重建再灌注期。

1.急性缺血期

急性缺血期表现为患肢剧烈疼痛、皮温低、肤色苍白、发绀、感觉异常或消失,运动或检查肢体均会加重疼痛。本期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患肢僵硬或坏死后强直。尤其是远端关节如膝、踝,发生“冻僵”现象。肢体的僵硬预示着代谢综合征的发生。12~24h后肢体严重肿胀,遍及整个患肢,有时大腿比小腿更为显著。水肿主要发生于肌肉组织内,肿胀肢体可呈现柔软、拉紧、木样质地,呈非凹陷性。因同时伴皮温低、发绀,常被误诊为“股青肿”,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此水肿发生于肌肉内而非皮下组织。患者常可出现躁动、神志恍惚及定向力障碍。这些神经症状可能由于氮质血症及其他代谢物质共同作用于脑组织的结果。此期常伴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如:酸中毒、氮质血症和高钾血症,若不及时纠正,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2.血供重新建立及再灌注期

血供重新建立及再灌注期临床症状随缺血程度不同而异。严重者虽血供恢复,但因远端组织灌注不完全,疼痛非但不减轻反而加剧。灌注不完全是因为肌间动脉分支较主干阻塞严重,血供不易恢复。但肌肉、关节僵硬有所缓解。受累的小腿或前臂间隙综合征仍然存在。血供恢复后,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织的微血栓可进入肺循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更多2020药学职称考试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药学职称栏目!我们提供2020药学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备考技巧、政策动态及模拟试卷,助力你的2020药学职称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药学职称-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