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职称

首页 > 儿科护理学职称 > 主管复习资料 > 正文

《护理健康教育》辅导: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2012-01-12 16:53
大号

  一、概述

  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与其它行为一样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受遗传、心理、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健康医 学教育网原创相关行为的改变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为有效地改变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各国学者提出多种改变行为的理论。目前,应用较多的理论模式为知信行模式和健康信念模式。

  二、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或KAP)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知识→信念→行为

  "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

  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医学教 育网原创健康行为的产生。

  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认识:

  1.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

  (1)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指个体对罹患某种疾病严重性的看法。包括人们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的判断,如死亡、伤残、疼痛等;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判断,如工作烦恼、失业、家庭矛盾等。

  (2)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指个体对罹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认识,包括对医生判断的接受程度和自身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2.认识到采取某种行为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

  (1)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指人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减缓病痛、减少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有效时,人们才能自觉采取行为。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指人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所遇困难的认识,如费用的高低、,痛苦的程度、方便与否等。只有当人们对这些困难具有足够认识,才能医学教育网原 创使行为维持和巩固。

  3.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完成这种行动,到达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在采取促进健康行为、放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

  其次,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助考之星-副高级

2020年新课

198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