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医学教育网编辑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现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了解。
本病多为脾胃有实热或虚热,所以在治疗上,以清泻心脾积热、滋阴降人为主,多加入山桅子,木通、竹叶、连翘,或六味地黄丸(汤)为主。
(1)脾胃积热实证。
主证:唇或口腔粘膜发生小水泡,微痛灼热,大多为针尖大小,透明,四周有红晕,散在性或成簇汇集。小疤破溃以后,相互融合,出现黄色或白色溃烂点,周围鲜红,伴有发热口臭,便秘,尿黄赤短,舌边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
治法:泻心清脾,清热解毒。
方药:凉膈散合导赤散。
黄芩8 克,连翘10 克,桅子8 克,大黄5 克,芒硝8 克,竹叶8 克,薄荷5 克(后下),甘草3 克,生地8 克,木通6 克。
方解:黄芩、连翘、桅子清热解毒;大黄、芒硝通腑泻火;竹叶、木通、甘草清心除烦,利小便;薄荷升散郁火;生地清热凉血。
加减:同鹅口疮。
(2)虚火上浮(胃热阴虚)。
主证:口舌溃疡已数日或迁延不愈,周围粘膜充血不明显,口臭不明显,口渴饮、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光苔,脉细数、指纹紫。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泄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泻心汤加减。
知母6 克,黄柏8 克,山萸肉6 克,山栀子6 克,丹皮各6 克,泽泻10克,麦冬10 克,生地、丹皮各10 克,竹叶8 克,木通8 克,甘草3 克。
方解:生地、丹皮滋阴降火凉血;黄芩、山栀、竹叶、甘草清心泻火;泽泻、木通导热下行;麦冬养阴生津;黄柏、知母滋阴降火。
加减:同鹅口疮。
“小儿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参考,更多口腔知识,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医学知识栏目。
【推荐】
口腔执业医师笔试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资料整理汇总
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医学免疫学》重要考点汇总
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要点汇总
口腔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生物化学》重要考点汇总
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