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妇产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造成黄体破裂的症状起因都有哪些?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的复习备考正在进行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黄体破裂的症状起因如下,希望对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1、黄体的正常生理

临床上正常育龄期女性,排卵(临床上常将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推算为排卵日)后逐渐形成黄体,一个新的暂时性内分泌结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些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形态及功能变化为早期胚胎发育及着床做准备,如排出的卵子受精,则黄体会继续发育成为妊娠黄体,直到孕3月时胎盘形成接替黄体的内分泌功能。如卵子没有受精,黄体在2周后开始退化,最后形成结缔组织瘢痕。以月经出血的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黄体期一般为月经周期第15天~28天,故黄体破裂常发生在月经后半周期,且因为黄体期时间长度比较固定,每个月经周期形成的黄体一般可以维持(14±2)天。

2、黄体囊肿形成

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3cm,若黄体腔内有大量的积液,使腔的直径超过3cm形成黄体囊肿。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张力较大,容易破裂。

3、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机制

(1)自发性破裂:黄体在发育过程中,血管增生活跃,而黄体的弹性较差。一般先在内部发生血管破裂出血,使黄体内压力增加,继而引起黄体破裂出血。在盆腔炎症、卵巢充血或凝血机制异常时也可引发黄体破裂。

(2)外力性破裂:受外伤、妇科检查、排便或性交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

4、诱发因素

(1)性交: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可导致黄体破裂。

(2)凝血机制异常:原有基础性血液疾病,或长期进行抗凝治疗,凝血功能异常,易出血而不易止血。

(3)腹内压增高: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可诱发黄体破裂。

(4)盆腔炎症:盆腔炎患者子宫卵巢充血可能诱发黄体破裂。

(5)腹部外伤:外力挤压卵巢可能诱发黄体破裂。

(6)医源性操作:如妇科检查挤压或盆腔手术损伤。

推荐阅读:

妇产科妊娠合并症高频考点:妊娠合并心脏病考点汇总

妇产科病理妊娠高频考点:胎儿生长发育异常考点汇总

速看!妇产科主治冲刺复习必备的30个知识点速记汇总!(三)

妇产科主治医师病理妊娠高频考点:胎膜早破|过期妊娠|死胎考点汇总

上文内容“黄体破裂的症状起因”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妇产科主治医师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妇产科主治医师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