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Ph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起什么作用?

Ph染色体,即费城染色体,是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常见的一个标志性的遗传学异常。它是由第22号染色体的一部分与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交换位置形成的,这个过程被称作t(9;22)(q34;q11)易位。这种易位导致了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ABL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而BCR基因则位于22号染色体。当发生上述易位时,这两个基因的一部分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异常的长基因——BCR-ABL。这个新的基因编码了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酪氨酸激酶蛋白,这种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了不正常的作用。

具体来说,在CML中,BCR-ABL融合基因所表达的异常蛋白能够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路径,这导致了骨髓中的粒细胞过度增生,并且这些细胞不能正常成熟和凋亡。结果就是大量未成熟的白血球在血液和骨髓中积聚,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

因此,Ph染色体及其相关的BCR-ABL融合基因是CML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靶点的治疗药物如伊马替尼(Imatinib)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对许多患者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直播+录播

26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