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备口服乳剂时,常用的稳定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乳化剂: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稳定剂,主要作用是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根据其来源和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天然乳化剂(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半合成乳化剂(如聚山梨酯类)以及合成乳化剂(如司盘、吐温系列)。
2. 助悬剂:一些难溶性药物在制备成口服乳剂时,为了防止其沉降或结块,需要加入助悬剂。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等高分子物质,它们能够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从而提高颗粒悬浮稳定性。
3. 增溶剂:对于某些溶解度较低的药物来说,在乳化过程中添加少量增溶剂(如乙醇、丙二醇)有助于改善其在水相中的溶解状态,进而增强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和药效释放特性。
4. 防腐剂: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导致口服乳剂变质,通常还需要加入适量防腐剂。常见的有尼泊金酯类、苯甲酸钠等化学防腐成分。
5. pH调节剂:某些药物在特定pH值下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因此制备时可能需要使用柠檬酸-枸橼酸盐缓冲液或其他类型的pH调节剂来控制乳剂的酸碱度。
以上就是制备口服乳剂时常使用的几类稳定剂,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