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即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其常见原因包括:
1.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损伤:这是低钙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不足时,会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以及骨骼中钙的释放,导致血钙水平下降。
2. 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障碍:维生素D对于促进小肠吸收钙至关重要。如果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下或者存在转化问题,则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3. 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时,1,25-二羟基维生素D(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钙代谢;同时,肾脏排泄过多的钙也会加重低钙血症。
4.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
癫痫药等可能干扰钙平衡或增加其排出量,从而引起低钙血症。
5.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可导致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钙盐,进而消耗大量血清中的可利用钙离子。
6. 骨骼疾病:如
骨质疏松、成骨肉瘤等影响骨骼代谢的状况也可能引发低钙血症。
7. 严重营养不良或长期禁食:这些情况下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均可导致低钙血症的发生。
8. 其他因素:包括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低钙血症、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因需求增加而出现的相对性低钙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