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孕妇在孕期应进行哪些常规检查?

孕妇在孕期应该定期进行一些常规检查,以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健康。这些检查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1. 产前咨询与初次全面体检:确定妊娠周数、评估高危因素等。
2. 血液检测:血型鉴定(ABO及Rh)、全血细胞计数、乙肝表面抗原、梅毒筛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测试、TORCH感染情况检查等。
3. 尿常规:了解有无尿蛋白、尿糖等情况,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糖尿病风险。
4. 妇科B超:确认胚胎发育状况,观察胎盘位置及胎儿生长速度是否正常。
5. 羊水穿刺或非侵入性产前基因检测(NIPT):针对高龄产妇或者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用于筛查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等。
6. 妊娠糖尿病筛查:一般在孕期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
7. 心电图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病史或疑似心脏问题的孕妇。
8. 甲状腺功能检测:因为甲状腺疾病可能影响到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9. 营养状况评估与指导:关注铁、钙等重要营养素摄入是否充足,并给予相应建议。
10.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孕期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应对情绪波动等问题。

以上各项检查并非所有孕妇都需要全部完成,具体项目会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定期产检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保障母婴安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