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急性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急性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关键措施包括:
1. 早期评估与诊断:快速识别疑似患者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确认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及排除其他可能原因。
2. 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给予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以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密切监测出血风险。
3. 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重度卒中患者,如果错过了溶栓时间窗或溶栓无效,则可考虑在6小时内进行动脉内机械取栓手术。近年来研究表明适当延长至24小时内的部分患者也可获益。
4. 抗血小板治疗:对不适用溶栓或取栓的轻中度病例,可以尽早启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进一步血栓形成。
5. 血压管理:合理控制高血压水平,避免过高导致脑水肿加重或者过低影响脑灌注。具体目标值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6. 并发症处理:积极防治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常见并发症;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
7. 早期康复介入:一旦病情稳定即开始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功能恢复项目,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以上措施需要在多学科协作下实施,并结合患者具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