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关键措施包括:
1. 早期评估与诊断:快速识别疑似患者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确认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及排除其他可能原因。
2. 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给予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以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密切监测出血风险。
3. 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重度卒中患者,如果错过了溶栓时间窗或溶栓无效,则可考虑在6小时内进行动脉内机械取栓手术。近年来研究表明适当延长至24小时内的部分患者也可获益。
4. 抗血小板治疗:对不适用溶栓或取栓的轻中度病例,可以尽早启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进一步血栓形成。
5. 血压管理:合理控制
高血压水平,避免过高导致脑水肿加重或者过低影响脑灌注。具体目标值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6. 并发症处理:积极防治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常见并发症;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
7. 早期康复介入:一旦病情稳定即开始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功能恢复项目,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以上措施需要在多学科协作下实施,并结合患者具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