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慢性肌肉劳损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

慢性肌肉劳损主要是由于长期反复的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肌肉所导致。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常见原因:
1.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比如长时间站立、坐着工作或者低头玩手机等,这些都会使某些肌肉群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慢性劳损。
2. 重复性动作: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做相同的动作,如打字、搬运重物等,这样的重复运动容易造成特定部位的肌肉过度劳累。
3. 缺乏适当的休息和恢复:当身体某部分肌肉长时间工作后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与修复,就可能引发慢性损伤。
4. 错误的体态或姿势:不正确的站立、坐立或者行走方式会增加某些肌肉群的压力,导致其容易受到劳损。
5. 肌肉力量不平衡:如果身体某一部位的力量过强而另一部位相对较弱,则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加重弱势部分的工作负担,从而引发问题。
6. 环境因素:寒冷、潮湿的环境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降低肌肉温度,增加受伤风险;此外,工作场所布局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慢性肌肉劳损的发生。
7. 心理压力:长期处于紧张或焦虑状态中的人,其身体也会保持在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下,这会使得全身肌肉持续紧绷,进而增加了患慢性肌肉劳损的风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