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1.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检测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合物的农药残留。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再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质谱仪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合于非挥发性和热不稳定性的农药残留测定。与GC类似,样品也需要先经过前处理步骤,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并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或质谱仪等进行分析。
3. 薄层色谱法(TLC):是一种快速筛查方法,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上的移动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并可通过比对标准品斑点的位置和颜色来进行定性判断。
4. 免疫分析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该方法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筛查。
5. 生物传感器技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检测手段,通过将生物敏感材料与物理化学转换器相结合,实现对农药残留的实时在线监测。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待测农药种类及其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通常会结合多种技术以提高准确度和可靠性。此外,在进行正式测定之前,还需要做好样品采集、保存及前处理等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