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硫脲类和咪唑类。
1. 硫脲类:这类药物主要包括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它们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阻止碘的活化及酪氨酸碘化的反应,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其中,丙基硫氧嘧啶除了能够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外,还能在周围组织中抑制T4向T3转化。
2. 咪唑类:主要代表药物为甲巯咪唑(又名他巴唑)。与硫脲类作用机制相似,通过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来达到治疗目的。相对于丙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较少的副作用发生率。
在临床应用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调整剂量以确保疗效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象、肝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