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食品标签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取准确、全面的产品信息:
1. 产品名称:清晰标注产品的具体名称。
2. 配料表:按照配料量从多到少的顺序列出所有使用的原料和辅料。如果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则需要标明其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或功能类别加国际编码(INS号)。
3. 净含量和规格: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物的实际数量,并注明具体数值及单位。
4. 生产商信息:包括生产者的名称、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5. 执行标准:标明产品所依据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编号。
6.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明确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及其保存期限,帮助消费者判断是否过期变质。
7. 贮存条件:说明该食品适宜存放的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8. 食用方法或使用说明:对于需要特殊处理才能食用的产品,应提供相应的指导建议。
9. 过敏原信息:如果产品中含有常见过敏源成分(如花生、牛奶、鸡蛋等),需特别标识提醒消费者注意。
10. 营养标签:根据国家规定,预包装食品还需在标签上标示主要营养素含量值及其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例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核心营养成分。
以上信息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并且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特定疾病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因误食不适宜的食物而引发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