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质粒载体如何帮助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表达?

质粒载体是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它们能够自主复制,并且可以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中稳定存在。质粒载体在外源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
1. 携带目标基因:首先,科学家会将需要表达的目标基因插入到质粒载体上的特定位置。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以确保目标基因能够准确无误地整合进质粒中。
2. 启动子区:质粒上含有一个或多个启动子序列,这些序列是RNA聚合酶识别并开始转录的区域。通过选择适当的启动子,可以调控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和时间点。
3. 抗生素抗性标记:为了筛选出成功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宿主细胞,质粒通常会携带一个或多个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选择标志。这样,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只有那些获得了抗性的转化体(即包含了重组质粒的细胞)才能生长。
4. 复制起点:每个质粒都包含有一个复制起点(ori),这是DNA复制开始的位置。确保了质粒能够在宿主细胞内独立地进行复制,从而保证了外源基因的存在和传递给后代细胞。
5. 多克隆位点(MCS):这是一个含有多个限制酶识别序列的小区域,使得不同来源的目标片段可以相对容易地插入到这个位置。这增加了构建重组质粒的灵活性和效率。

通过上述机制,当携带了目标基因的质粒载体被引入宿主细胞后,在合适的条件下,这些外源基因就能够被转录成mRNA,并进一步翻译成为蛋白质,实现其在宿主体内的表达。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直播+录播

26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