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频数指什么?如何计算?

频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某个特定值或区间出现的次数。例如,在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记录中,如果160厘米这个身高出现了5次,那么160厘米的频数就是5。

计算频数的方法取决于你是在处理分类数据还是数值数据:

- 对于分类数据(如性别、颜色等),直接统计每个类别出现的次数即可。比如,在一个调查问卷中,“喜欢的颜色”这一项有红色、蓝色和黄色三个选项,如果选择红色的人数为15人,则红色的频数就是15。

- 对于数值型数据,通常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分组或分段处理,然后计算每个区间内的数据点数量。例如,在上述提到的学生身高记录中,可以将身高的范围划分为几个区间(如150-160cm、160-170cm等),再统计每个区间内学生的人数。

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手动计数或者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中的函数来辅助完成频数的计算。例如,在Excel中可以使用COUNTIF或FREQUENCY函数来快速得到某一范围内数据出现的频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