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抗贫血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

贫血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铁制剂: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通过补充铁剂来治疗。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对于不能耐受口服或吸收不良的患者可选择注射用铁剂如蔗糖铁。
2. 叶酸和维生素B12: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引起。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例如甲酰四氢叶酸钙、氰钴胺等。
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类似物:适用于肾性贫血及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这类药物通过刺激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增加体内红细胞数量,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4. 雄激素类药物:某些类型的慢性病性贫血对雄激素有良好反应,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铁吸收,间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常见的包括司坦唑醇、达那唑等。
5. 其他特殊类型药物:如针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脾切除术;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则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抗贫血药物的主要分类,具体选择哪种药物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指导。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