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兴奋传导路径是一个非常有序的过程,它确保了心脏能够有效地泵血。这个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结构来完成:
1. 窦房结(SA结):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右心房上部,靠近上腔静脉入口处。窦房结产生电冲动,这是心跳开始的地方。
2. 心房:产生的电冲动迅速扩散到左右两个心房,使它们收缩,将血液泵入心室。
3. 房室结(AV结):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下部区域,作为心脏传导系统的“门控”,它会短暂延迟电信号的通过时间,大约0.1秒。这个延迟确保了心房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收缩并泵送血液到心室中。
4. 希氏束(Hiss束):从AV结发出后,希氏束将电冲动向下传导至心脏底部。
5. 左右束支:希氏束分叉成左右两部分,分别通向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内侧壁。
6. 浦肯野纤维网(Purkinje fibers):这些特殊的纤维分布在心室内膜下层,负责将电冲动快速传导到整个心室肌细胞中,导致心室收缩。
通过这一系列结构的有序传递,心脏能够实现协调一致的收缩与舒张运动,保证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