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给药的主要吸收部位包括颊粘膜、舌下粘膜和牙龈粘膜。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位是颊粘膜和舌下粘膜。
1. 颊粘膜:位于面颊内侧与牙齿之间的区域,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且该部位的血流较为丰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此外,由于颊粘膜的上皮层较厚,对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因此是口腔黏膜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2. 舌下粘膜:位于舌头下方与口腔底之间的小空间内,该区域血流极其丰富,并且舌下粘膜的结构特点使得其能够快速吸收药物分子进入血液循环。由于这一特性,许多需要迅速起效或避免首过效应(即药物通过肝脏代谢前直接进入体循环)的药物会选择舌下给药的方式。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部位外,牙龈粘膜也是口腔黏膜给药的一个潜在途径,尤其是在局部用药时更为常见。但总体来说,在全身治疗效果方面,颊粘膜和舌下粘膜的作用更为显著。
总之,口腔黏膜给药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递送方式,其吸收效率高、起效快,并且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特别适用于那些需要快速发挥疗效或不适合口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