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毒理学中,Ⅱ相反应是指体内代谢酶对一些外源性物质或内源性代谢产物进行的第二阶段生物转化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在Ⅰ相反应之后发生的,其主要目的是将这些化学物质转化为更加极性的、水溶性更强的形式,以便于通过尿液或者胆汁排出体外。
Ⅱ相反应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增强排泄:通过与体内的一些亲核试剂(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盐、谷胱甘肽等)结合,使原本脂溶性的化合物转变为水溶性较高的物质,从而加速其从机体的排出过程。
2. 减少毒性:对于某些在Ⅰ相反应中生成了活性更高的代谢物而言,通过与特定分子的共轭作用可以降低这些中间产物对细胞和组织的潜在危害。
3. 保护生物大分子:例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参与的反应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其他氧化应激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它们对蛋白质、DNA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之,Ⅱ相反应是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性和减轻外来化学物质带来的健康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