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毒理学中,II相代谢酶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转化酶,主要负责将外源性或内源性的疏水性化合物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促进这些物质从体内排出。这类酶通过与各种亲核基团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盐、谷胱甘肽等结合,使原本具有潜在毒性的化合物变得更为安全,并易于被排泄出体外。
常见的II相结合酶包括:
1.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这类酶能够催化多种物质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中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相应的葡糖苷酸。此过程可显著增加化合物的水溶性,促进其通过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
2. 硫酸转移酶(SULTs):它们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移到特定的受体分子上,如酚类、胺类等,从而生成相应的硫酸酯。这种反应同样提高了物质的极性和水溶性,有利于其从体内清除。
3.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这类酶能够催化谷胱甘肽与多种亲电性的化合物发生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此过程对于解毒某些化学致癌物、药物代谢产物以及其他有毒物质至关重要。
4. 乙酰基转移酶(NATs):这些酶可以将乙酰辅酶A上的乙酰基转移到胺类或肼类化合物上,生成相应的N-乙酰化衍生物。这种修饰作用有助于提高部分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水溶性及稳定性,便于其从体内排出。
通过上述II相结合酶的作用,机体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来物质的毒性,并促进它们的排泄,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