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H1受体阻断剂,也就是抗组胺药,主要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等。这类药物通过竞争性地与H1受体结合,阻止组织胺的作用,从而减轻或消除上述症状。根据作用特点和给药途径的不同,可以将常用的H1受体阻断剂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第一代H1受体阻断剂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容易引起嗜睡等副作用,常见的有: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氯雷他定的前身药物如扑尔敏(Chlorpheniramine)、异丙嗪(Promethazine)等。这类药物因为其明显的镇静效果,在临床上除了作为抗过敏药使用外,还被用于治疗失眠和晕动症。
第二代H1受体阻断剂相比第一代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更长的作用时间,并且几乎不通过血脑屏障,因此不会引起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现象。代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Loratadine)、西替利嗪(Cetirizine)、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等。这些药物通常作为日常控制过敏性
鼻炎、荨麻疹等症状的首选治疗。
在选择使用H1受体阻断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最合适的药物种类,并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需要长时间服用或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