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的编制原则——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梳理,很多考生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公卫执业医师大纲要求掌握的考点,希望对大家备战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有所帮助!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的表达,应该十分简明、确切、概括地反映出表的基本内容。总标题还应该标明资料所属的时间和地点。
2.表中的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排列,即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计。当没有必要列出所有项目时,可以先列总计,而后列出其中一部分的重要项目。
3.如果统计表的栏数较多,通常要加编号。在主词和计量单位等栏,用(甲)、(乙)、(丙)等文字标明;宾词指标各栏,用(1)、(2)、(3)等数字编号。
4.表中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当数字为0或因数小可略而不计时,要写上“0”;当缺乏某项资料时,用符号“…”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示。
5.统计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当全表只有一种计量单位时,可以把它写在表头的右上方。如果表中需要分别注明不同单位,则横行的计量单位可以专设一栏;纵列的计量单位要与纵标目写在一起;用小字标写。
6.必要时,统计表应加注说明或注解。例如,某些指标有特殊的计算口径,某些资料只包括一部分地区,某些数字是由估算来插补的等,都要加以说明,而且还要注明统计资料的来源,以备查考。说明或注解一般写在表的下端。
此外,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即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统计表要尽量做到完美,不要设计成正方形或者狭长、窄宽的形状。
推荐阅读:
公卫执业医师笔试考试科目比重及复习技巧是什么?
社会医学考察十大考点,公卫执业医师考生看过来!
公卫医师《卫生统计学》这门课 要抓住这4个关键点,拿分很简单
以上是“统计表的编制原则——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梳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如果你想做更多的试题,欢迎购买无忧实验班视频课程,赠送题库,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