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第五章考点总结:噬菌体的特点、应用及分类,很多考生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公卫执业医师大纲要求掌握的考点,希望对大家备战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有所帮助!
【噬菌体考频指数】★★
【噬菌体考点精讲】
噬菌体:一种微生物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有蝌蚪形、球形和细杆状3种形态。多数呈蝌蚪形。应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1.毒性噬菌体:溶菌性周期经历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四个阶段。在宿主体内复制增殖。
2.温和噬菌体: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在宿主体内不增殖。
3.前噬菌体: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
【进阶攻略】掌握噬菌体的特点、应用及分类。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有关噬菌体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可应用噬菌体进行细菌鉴定
B.可应用噬菌体作载体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C.细菌携带噬菌体后发生的性状改变,均称为溶原性转换
D.噬菌体溶解细菌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噬斑
E.噬菌体基因可与细菌DNA发生整合
2.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
A.细菌
B.病毒
C.原虫
D.支原体
E.真菌
3.关于噬菌体生物活性叙述错误的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B.不具有抗原性
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D.必须在活菌内寄生
E.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C。有些细菌被温和噬菌体侵袭后,成携带有噬菌体基因(前噬菌体)的溶原性细菌,结果因噬菌体的基因转移或重组使该细菌表型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如:①发生毒力变异,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肉毒梭菌产生肉毒毒素、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②抗原性变异,如沙门菌、志贺菌等抗原结构和血清型别也受溶原性噬菌体的控制,若失去前噬菌体则有关性状发生改变。
2.【答案及解析】B。以细菌为宿主进行复制的病毒。常用于作为DNA克隆的载体,如:噬菌体。
3.【答案及解析】B。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病毒蛋白质的作用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易感染细胞表面存在的受体有特异亲和力;还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推荐阅读:
【钜惠】 618元大礼包限时领 公卫医师好课秒杀低至5折!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考前精选免费视频合集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基础学科目是哪些?怎么**?
以上是“《医学微生物》第五章考点总结:噬菌体的特点、应用及分类”,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如果你想做更多的试题,欢迎购买无忧实验班视频课程,赠送题库,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