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概念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为帮助大家复习本部分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将公卫执业医师的考点梳理:结肠癌的相关概念如下: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如下: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体检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2.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包块体积小,既无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症状,也难扪及包块。结肠癌往往有器官转移,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也有不按顺序的跨越转移。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几率更多。结肠癌癌细胞或癌栓子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先到肝脏,后达肺、脑、骨等其他组织脏器。结肠癌也可直接浸润周围组织与脏器,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黏膜上。播散至全腹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腔积液等。
结肠癌的诊断如下: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被漏诊。对中年以上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粪便稀,或带有血液和黏液。
4.腹部可扪及包块。
5.不明原因出现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
以上是“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梳理:结肠癌的概念”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公卫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