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
为方便大家复习公卫助理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点知识,医学教育网编辑将整理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性损害”具体资料分享如下:
相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与分类
1.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包括: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 职业性损害:包括职业伤害和职业性疾患,职业性疾患则包含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
(1)职业伤害:简称工伤,是指工作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急性化学中毒。
(2)职业病: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属于广义上的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并经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规定的职业病。按照规定,法定职业病患者享有一些特殊的劳保待遇。
(3)工作有关疾病: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一类职业性疾患,但尚未被确定为法定职业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性损害”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
【推荐】
2020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技能考试大纲(word下载)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医学综合指导用书教材变动情况
@公卫医师考生 这份2020备考经验/复习技巧请查收!
2020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卫生统计学》考点大全!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