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大家复习“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相关知识,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如下资料,希望对大家复习公卫助理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大纲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相关】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毒理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职业性拟除虫菊酯中毒常系经皮肤吸收和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主要表现为:
1)皮肤、粘膜刺激症状。多在接触后4—— 6h出现以下症状:流泪、眼痛、畏光、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和水肿等,有的患者还可有呼吸道刺激症状。面部皮肤或其他暴露位瘙痒感,并有蚁走、烧灼或紧麻感,亦可有粟粒样丘疹或泡疹。
2)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并可出现流涎、多汗、胸闷、精神萎靡等。较重者可出现呕吐、烦躁、视物模糊、四肢肌束颤动等。有些患者可有瞳孔缩小,但程度较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轻。部分患者体温轻度升高。严重中毒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拟除虫菊酯是否会引起慢性中毒,有待观察和研究,目前尚无人类发生慢性中毒的证据。
(3)变态反应除皮炎外,溴氰菊酯还可引起类似枯草热的症状,也可诱发过敏性哮喘等。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农药混用时,可产生增毒作用。临床表现具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拟除虫菊酯中毒的双重特点,但以有机磷农药中毒特征为明显。
治疗:
1、 脱离现场:皮肤污染者用清水、肥皂水彻底冲洗。
2、 对症治疗:流涎——阿托品,抽搐——安定、巴比妥类物质。(重症病例急救成功的关键:控制抽搐)。
3、 支持疗法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