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点-公卫助理医师备考精华考点”,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对复习公卫助理医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帮助。
大众传播指职业性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健康教育中经常使用的卫生标语、卫生传单、招贴画、电子信息屏等,也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范畴。这些媒介在传播方式、对象等方面尽管略有差异,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专门机构与人员进行传播 一般意义的大众传播其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并需要借助非自然的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在健康教育中,通常印刷类或电子类传播方式,则是由卫生专业人员和传播材料制作机构、人员共同完成。
2.信息具有公开性 大众传播媒介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因此,负有重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如果大众媒介传播出了科学的健康相关信息,可以使大众获益,而一旦大众传播传出了错误的卫生信息,可能使数以万计的人上当受骗。
3.信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 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传播的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并且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传播速度非常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与传播效率。利用大众传播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使健康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及千家万户,提高健康信息的覆盖范围。加强对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客观规律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变健康传播的质量,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
4.传播地间接性与单向性 大众传播通过机械性、技术性的媒介传播信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是间接性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而且缺乏自发性。但随着大众传播中“热线”形式的开通,部分弥补了传受双方信息反馈的不足。
5.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时效性 大众传播中的一些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属于即时发布信息的媒介,能够帮助公众在第一时间得到健康、卫生方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时效性。所以信息一要新,二要快,特别体现在新闻报道方面。针对当前社会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卫生问题或中心性卫生工作,可以迅速通过适宜的大众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广而告之。
6.信息可重复性 大众传播的信息附载于特定的媒介,此外,健康传播材料的统一成批生产与重复利用,都可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电视录像片、小册子、广播录音节目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成批复制,重复使用。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点-公卫助理医师备考精华考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
【相关】
2020国家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现场审核时间免费订阅提醒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妇女保健学》复习考点汇总
【备考手册】2020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