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卫助理医师知识点梳理: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如下,希望对大家掌握公卫助理医师《生理学》相关考点有帮助。
【相关】
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公卫助理医师考点复习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散热有以下几种方式:
(1)辐射散热:是机体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
式。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
(2)传导散热: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物体的导热性能,临床常用冰帽、水袋给高热患者降温。
(3)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方式,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风速。
以上三种方式,只有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有效;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便成为唯一的散热方式。
(4)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或称可感蒸发)。前者是指人体在常温下无汗液分泌时,水分经皮肤和呼吸道不断渗出而被蒸发的形式;后者是指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汗液中水分占99%,而同体成分中,大部分为NaCl,也有少量KCl、尿素、乳酸等,其渗透压较血浆为低,因此大量出汗而造成的脱水为高渗性脱水。发汗是反射性活动。人体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通过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而引起发汗。发汗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公卫助理医师知识点梳理: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