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死亡率——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备考精华”相关内容如下,希望对大家复习2020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死亡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观察时间常以年为单位。
式中:K=100%,1000‰,10 000/万,100 000/10万…
根据上式计算得出的死亡率也称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不同地区死亡率进行比较时,需考虑不同地区人口构成(如年龄分布)不同对比较结果的影响,需计算标化(调整)死亡率后才可进行比较。死亡率还可根据不同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等)分别计算,此即死亡专率。
死亡率是反映一个人群总死亡水平的指标,用以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它既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对以下两种类型的疾病,死亡率可以用来反映人群中疾病的发生风险,即发病率的高低:①病死率高的疾病,如未治疗的狂犬病;②病程或存活时间短的疾病,如胰腺癌,一经确诊后几个月死亡即发生,长期存活很罕见。
“死亡率——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备考精华”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