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潜伏期、传染期的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公卫执业医师大纲考点,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内容如下,希望对大家复习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大纲考点有所帮助。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潜伏期的长短需要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
传染期:指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①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
②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或平均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者可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
③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④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⑤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潜伏期、传染期的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公卫执业医师大纲考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