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是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为帮助大家复习,医学教育网编辑将整理的“公卫助理医师重要考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具体资料分享如下:
【进阶攻略】劳动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体温在劳作时,中心体温不应超过38℃。
人体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业余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劳动能量代谢。劳动能量代谢约占机体能量代谢的一半。
1.肌肉活动能量供应途径特点
(1)ATP-CP系列:非常迅速供应能量,但维持时间很短。任何劳动都需要。
(2)需氧系列:经济持久,在中等强度劳动和长期较轻劳动时能量来源主要靠需氧系列。
(3)乳酸系列: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不经济、不持久,在从事短期重及很重的劳动时需乳酸系列提供能量。
2.劳动时的氧消耗
(1)氧需: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功能。
(2)氧上限:1分钟内血液能供应的最大氧量,也称最大摄氧量,反映一个人体力活动能力。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3L/min,有锻炼者可达4L/min。
(3)氧债:氧需和实际供氧量之差叫氧债。
3.按劳动强度指数将劳动强度划分Ⅰ(≤15)、Ⅱ(15——20)、Ⅲ(20——25)、Ⅳ(>25)等4个等级。劳动强度指数=7M+3T(M为能量代谢率,T为劳动时间率)。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编辑推荐:
【6月16日】2019年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情/应试技巧免费直播——张鹤
2019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备考攻略手册!
全!2019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各科目高频考点汇总
2019年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免费精选课讲义!
“公卫助理医师重要考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公卫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