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考试经验 > 正文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 精选三十道试题实测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 精选三十道试题实测,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如下:

1、有关生物转化作用,错误的是

A、指非营养性物质在体内各种代谢转变 

B、氧化、还原和水解为第一相反应 

C、第二相为结合反应 

D、生物转化可减弱毒性,也可增高毒性 

E、生物转化只在肝中进行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肝脏是生物转化作用的主要器官,在肝细胞微粒体、胞液、线粒体等部位均存在有关生物转化的酶类。其它组织如肾、胃肠道、肺、皮肤及胎盘等也可进行一定的生物转化,但以肝脏最为重要,其生物转化功能最强。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在于,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可对体内的大部分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灭活),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也可增加这些非营养物质的水溶性和极性,从而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

2、下列有关MB(肌红蛋白)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MB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血红素结合而成 

B、MB具有8段α-螺旋结构 

C、大部分疏水基团位于MB球状结构的外部 

D、血红素靠近F8组氨基酸残基附近 

E、O2是结合在血红素的Fe2+上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错误,疏水基团位于内部,外部是亲水基团。

3、HBV病毒感染可以导致

A、肺癌 

B、结肠癌 

C、肾癌 

D、原发性肝癌 

E、其他组织的癌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癌病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肝癌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高发有关。近年来,丙型肝炎发展成肝癌受到重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90%,多为乙型病毒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肝硬化发展为肝癌者约为10%。肝硬化细胞再生,通过肝炎病毒DNA的放大作用和重新排列,宿主染色体损伤,激活细胞致癌基因而致癌。

4、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是细胞内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B、RNA主要有mRNA、tRNA和rRNA三类 

C、胞质中只有mRNA和tRNA 

D、RNA并不全是单链结构 

E、rRNA可与蛋白质结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胞质中有mRNA、tRNA、rRNA、microRNA、siRNA等等,tRNA、转运RNA是具有携带并转运氨基酸功能的一类小分子核糖核酸。

5、蛋白质腐败作用的主要产物

A、氨、胺类 

B、胺类、硫化氢 

C、吲哚、氨 

D、苯酚、胺类 

E、硫化氢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脱羧产生胺类或脱氨基产生氨。

6、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 

B、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 

C、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 

D、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产生3分子ATP 

E、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呼吸链有两条,一条可产生3个ATP,另一条(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则只产生2个ATP。

7、不能异生为糖的是

A、甘油 

B、丙氨酸 

C、胆固醇 

D、乳酸 

E、丙酮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所利用的非糖物质包括各种氨基酸、乳酸、丙酮酸、丙酸和甘油等。

8、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酶活性中心只能是酶表面的一个区域 

B、酶与底物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C、活性中心可适于底物分子结构 

D、底物分子可诱导活性中心构象变化 

E、底物的分子远大于酶分子,易生成中间产物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酶属生物大分子,分子质量至少在1万以上,大的可达百万。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酶所催化的反应物即底物,大多为小分子物质,它们的分子质量比酶要小几个数量级。一般而言,底物比酶要小得多。

9、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是

A、A=C;T=G

B、A=T;G=C

C、A+T=G+C 

D、A=G=T=C 

E、(A+T)/(C+G)=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DNA双螺旋结构以A与T配对,G与C配对,即A=T;G=C。

10、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特点是

A、妊娠早期对药物敏感性增高 

B、小剂量即可引起强直性收缩 

C、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D、引起子宫体兴奋收缩,子宫颈松弛 

E、引起子宫体松弛,子宫颈收缩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缩宫素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小剂量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以对子宫体部产生节律性收缩为主,对子宫颈作用极弱,有益于促进胎儿娩出。

11、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基础是

A、缝隙连接 

B、曲张体 

C、混合性突触 

D、交互性突触 

E、串联性突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突触前神经元(神经末端)与突触后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电紧张偶联,突触前产生的活动电流一部分向突触后流入,使兴奋性发生变化,这种类型的突触称为电突触。这在甲壳类、鱼类中已有深刻了解,在哺乳类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电流传递的突触。一般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电位,由于电紧张使突触神经元解除分极,而形成兴奋性突触,但在金鱼的摩斯纳细胞中则见有抑制性突触。作为化学突触,其传递是单向性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通讯的媒介,而电突触多数是双向传导的,亦即缝隙连接,是以电流(电讯号)传递信息。

12、肾脏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

A、释放肾素 

B、分泌醛固酮 

C、释放血管升压素 

D、排泄钠、氯离子 

E、浓缩与稀释尿液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近髓肾单位分布于肾髓质的内皮质层,近髓肾单位和直小血管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尿液的浓度与稀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肾髓质部组织液的渗透浓度从外髓部向内髓部逐渐升高,形成渗透浓度梯度,这是尿液浓缩的关键。这其中涉及到逆流倍增等几个机制。

13、细菌感染引起人体发热是由于

A、皮肤血管收缩 

B、体温调定点上移 

C、皮肤血流量下降 

D、汗腺功能障碍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上移,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

14、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A、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B、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胃液中含有大量HCO3-可中和胃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并非由于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A),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未见有保护作用(C),胃液中含有的主要是黏蛋白而非糖蛋白,故也不可能中和胃酸(D),胃液因含有丰富的HCl而呈酸性不可能含有大量HCO3-(E)。胃液中的黏蛋白覆盖于黏膜表面形成黏液凝胶层,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一起,共同构成了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所以答案B是正确的。

15、胸膜腔内压等于

A、大气压-跨气道压 

B、大气压+跨肺压 

C、大气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压 

E、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压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胸膜腔内压又称胸内负压,在正常情况下,其压力低于大气压。胸膜腔内压等于大气压与肺弹性回缩压之差。肺弹性回缩压与大气压方向相反,其与大气压的代数和即为胸膜腔内压,而答案E使胸膜腔内压成为正值显然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与跨气道压无直接关系,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答案B和C提供的结果为正值,且跨肺压、跨胸壁压与胸膜腔内压无此种关系,所以均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等于大气压减去肺弹性回缩压,所以答案D是正确的。

16、心输出量是

A、心脏每搏动一次所泵出的血量 

B、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 

C、每分钟左心室所泵出的血量 

D、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E、每分钟两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它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

17、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抑制因子X的激活 

D、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肝素增强了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肝素影响凝血过程的许多环节。

(1)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增强了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

①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肝素AT-Ⅲ复合物;②AT-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Ⅻa、Ⅺa和Ⅹa等灭活;③肝素是与AT-Ⅲ的δ氨基赖氨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加速其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从而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并能对抗已形成的凝血酶原激酶的作用。

(2)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与AT-Ⅲ结合后即使AT-Ⅲ的反应部位(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成稳定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从而灭活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3)干扰凝血酶对因子ⅩⅢ的激活,影响非溶性纤维蛋白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对因子Ⅷ和Ⅴ的正常激活。

(4)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肝素能阻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防止血小板崩解而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及5-羟色胺。肝素的抗凝作用与其分子中具有强阴电荷的硫酸根有关。当硫酸基团被水解或被带有强阳电荷的鱼精蛋白中和后,迅即失去抗凝活力。

18、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大小产生影响

A、Na+浓度 

B、K+浓度 

C、温度 

D、pH 

E、缺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静息电位是K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扩散造成的,因为膜对K离子的通透性相对较大,故膜电位接近EK。凡是可以影响细胞膜对K离子的通透性的因素(温度、pH、缺氧、K+浓度),都可影响静息电位。

19、不能经虫媒传播感染的病毒是

A、乙型脑炎病毒 

B、森林脑炎病毒 

C、登革热病毒 

D、狂犬病病毒 

E、黄热病病毒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狂犬病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

A.乙型脑炎病毒:带毒雌蚊

B.森林脑炎病毒:蜱

C.登革热病毒: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E.黄热病病毒:在城市是埃及伊蚊,在农村为趋血蚊和非洲伊蚊

20、关于肝炎病毒与传播途径的组合,哪项是错误的

A、HAV-消化道传播 

B、HBV-输血和注射 

C、HCV-输血和注射 

D、HDV-输血和注射 

E、HEV-输血和注射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戊型病毒性肝炎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口-粪(包括动物粪便)途径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无慢性化,愈后良好。

21、不属于轮状病毒特点的是

A、为RNA病毒,含11个片段 

B、电镜下可见车轮状形态 

C、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D、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E、可引起婴幼儿腹泻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该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轮状病毒呈球形,直径70~75nm,核心为双股RNA(dsRNA),由11个基因片段组成,外有双层衣壳呈车轮辐条状,故称为轮状病毒。只有具有双层衣壳结构的完整病毒颗粒才有感染性。轮状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轮状病毒分为7个组(A~G),A~C组轮状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D~G组只能引起动物腹泻。A组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是引起6月龄至2岁婴幼儿腹泻的最重要的病原体。为目前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温带地区秋冬季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季节,故曾称婴幼儿秋季腹泻。

22、最易引起胎儿畸形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埃可病毒 

C、风疹病毒 

D、轮状病毒 

E、麻疹病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风疹病毒最严重的问题是能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使胎儿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引发先天性疾病。

23、关于白假丝酵母菌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属条件致病菌 

B、培养呈类酵母型菌落 

C、可引起皮肤和粘膜感染 

D、可引起全身脏器感染 

E、对青、链霉素敏感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真菌,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为条件致病性真菌。青霉素主要是对革兰氏阴性菌起作用,链霉素是抗结核的主要药物,对白假丝酵母菌不起作用。

24、霍乱弧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

A、菌毛 

B、鞭毛 

C、霍乱肠毒素 

D、内毒素 

E、荚膜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有菌毛、鞭毛和霍乱肠毒素。最重要的是霍乱肠毒素,其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肠黏膜细胞分泌增多,导致水样便。

25、肺炎链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自溶酶 

D、内毒素 

E、外毒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炎链球菌的荚膜: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

26、滤过除菌常用的滤板孔径是

A、0.22~0.45μm 

B、0.50~0.75μm 

C、0.80~0.95μm 

D、1~5μm 

E、5~10μm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滤过除菌:适于含有不耐热成分的培养基和试剂的除菌,用孔径为220~450nm(即0.22~0.45μm)大小的滤板可除去细菌和霉菌等。

27、不是再次体液免疫的特点是

A、由记忆淋巴细胞所介导 

B、产生抗原潜伏期短 

C、抗体产生滴度高 

D、抗体维持时间长 

E、产生亲和力较低的IgM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再次免疫应答特点是:①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的一半;②抗体浓度增加快,抗体滴度高(高于初次应答甚至10倍以上);③抗体维持时间长;④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⑤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IgG。产生亲和力较低的IgM为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28、以下哪一个细胞因子对巨噬细胞功能无抑制作用

A、TGF-β 

B、IL-13 

C、IL-4 

D、IL-12 

E、IL-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巨噬细胞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杀伤机制有:①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酶体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②处理肿瘤抗原后产生IL-1和IL-12等激活T细胞;③通过特异性IgGFc受体介导ADCC效应;④分泌TNF-α、一氧化氮等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2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抗体的效应功能

A、中和病毒 

B、调理 

C、激活补体裂解细胞 

D、产生ADCC和变态反应 

E、抗细胞内细菌感染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γδT细胞才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可杀伤病毒或细胞内细菌感染的靶细胞。

30、某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受者在接受移植后出现了皮肤和肠道上皮细胞的坏死,可能的诊断是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免疫复合物性疾病 

C、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性疾病 

E、宿主抗移植物反应性疾病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同种异基因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也可对宿主细胞产生排斥反应,称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常发生于同种骨髓移植后。受者可出现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等多器官上皮细胞坏死,临床表现为皮疹、黄疸和腹泻等,严重者皮肤和肠道黏膜剥落。

推荐阅读:

微信刷题超简单,一天一个知识点,公卫执业(助理)考生必背

合理安排复习方法,四月备考公卫执业医师也不晚!

四川省2021年住院医师(含专科医师、公卫医师)补贴来啦

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核心考点班三人拼团限时49.9元!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此考点已经掌握了,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