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第一部分
  实践技能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能力
  (一)案例内容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霍乱、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肺结核、碘缺乏病、血吸虫病、肠寄生虫病、高血压、食物中毒、苯中毒、铅中毒、水污染事件。
  (二)基本要求
  1.调查资料的收集及注意事项;
  2.样本的采集和储运(咽拭、肛拭、AFP粪便样本采集,血、便标本储运的要求);
  3.调查资料的初步分析(资料归类、三间分布);
  4.控制与干预措施的实施(结合案例、针对三环节或危险因素提出关键干预措施);
  5.疫情报告和突发事件报告的要求和方法(正确、及时、完整);
  6.疫苗储存的要求;
  7.疫苗接种一般反应的处理。
  体格检查、急救技术操作
  与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一)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19项。
  一般检查
  1.血压;
  2.眼:眼球运动、调节反射、对光反射(直、间接);
  3.颈部(甲状腺、气管);
  胸部
  4.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与乳房;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5.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6.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底移动度;
  7.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哕音、胸膜摩擦音;
  8.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9.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0.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
  11.心脏听诊:包括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
  12.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脉率、脉律;
  (2)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部
  13.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外形;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
  (5)胃肠型和蠕动波。
  14.腹部触诊:
  (1)腹部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15.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
  (2)肝浊音界;
  (3)移动性浊音;
  (4)脊肋角叩击痛;
  (5)膀胱叩诊。
  16.腹部听诊;
  (1)肠鸣音;
  (2)血管杂音。
  神经
  17.深反射(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
  18.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19.锥体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二)急救技术
  测试项目3项。
  1.吸氧术;
  2.人工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
  (三)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1.心电图:测试项目5项。
  (1)正常心电图;
  (2)房性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
  (4)窦性心动过速;
  (5)窦性心动过缓。
  2.X线片:测试项目4项。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结核;
  (3)肺占位病变;
  (4)正常四肢关节片。
  3.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测试项目9项。
  (1)血、尿、粪常规;
  (2)痰液检验;
  (3)血清总胆固醇;
  (4)血清甘油三酯;
  (5)血清脂蛋白;
  (6)血糖;
  (7)肝功能;
  (8)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
  (9)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基本操作技能
  (一)常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1.余氯比色计;
  2.显微镜;
  3.照度计;
  4.喷雾消毒器。
  (二)消毒隔离
  1.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2.消毒剂的配制(氯制剂、戊二醛、过氧乙酸)。
  (三)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1.常用流行病学统计指标的概念,计算绝对数、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检出率
  婴儿死亡率)及应用(三间分布);
  2.常用医学统计图(条、线、直方、比图)、表(单式、复式)制作与应用。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
  一、考试机构或组织
  (一)考试机构或组织的基本要求
  承担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机构或组织,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第四章第十八条规定外,还应符合:
  1.实践技能考试机构或组织,应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具备实践技能考试条件,
  便于管理;
  2.考试机构或组织应设候考室,并必须明示考生须知和考站分布图等;
  3.考试机构或组织须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保证考试秩序和纪律。
  (二)考试机构或组织器材配置
  1.临床类:
  (1)一般器械:听诊器、血压计、手套、叩诊锤、手电筒、压舌板、眼底镜、皮尺、棉签、手术衣、隔离衣、消毒器具、换药包、吸氧设备、导尿管、胃管、担架、硬板、穿刺包、吸痰器、心内注射器和针头等;
  (2)医学教学模拟人,需符合体检、穿刺、吸氧、插导管、心肺复苏等操作需要;
  (3)简易呼吸器、电除颤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幻灯机)、x线读片灯箱、分规;
  (4)心电图片、X线片、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单。
  2.口腔类:
  (1)一般器械: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口镜、探针、镊子、器械盘)、手套、消毒器具及消毒液、洗手设施(含流动水、肥皂、擦手纸巾/消毒毛巾)、消毒敷料(包括大棉球、纱卷)、1%碘酊、3%双氧水、酒精灯、灯架、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吸氧设备;
  (2)口腔设备及专用器械和物品:
  1)口腔综合治疗后、颅骨/仿生头模型及下颌骨模型;
  2)钻针(含裂钻、球钻)、15#扩大器/根管锉、金属口镜/银汞充填器、牙胶棒/冰棒、手用洁治器(含直角形、大镰刀形、弯镰刀形、牛角形)、牙周探针、印模材、托盘、调刀、调碗;
  3)正常离体磨牙;
  4)牙髓活力测试结果报告单、X线片(牙片及正常全口曲面断层片)及读片灯箱、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单。
  (3)医学教学模拟人,需符合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需要。
  3.公共卫生类:
  (1)一般器械:听诊器、血压计、手套、叩诊锤、手电筒、皮尺、棉签、隔离衣;
  (2)医学教学模拟人,需符合体检、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需要;
  (3)多媒体计算机(幻灯机);
  (4)心电图、X线片、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单;
  (5)配备器材:
  1)余氯比色计;
  2)微小气候测定仪;
  3)噪声测定仪;
  4)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5)一氧化碳测定仪;
  6)二氧化碳测定仪;
  7)显微镜;
  8)照度计;
  9)喷雾消毒器;
  10)X射线测定仪;
  11)以上仪器使用时所需条件和配套器材:如光源、噪声源、电源、接线板等;
  12)消毒剂配制有关试剂和器材;
  13)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半对数纸、坐标纸、草稿纸。
  二、考试实施
  (一)考试实施的基本要求
  1.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考点根据考试机构或组织的设置规模,合理安排考生的考试时间;
  2.考点在准考证上注明考生应携带的物品(如身份证明、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并提前10天通告考生;
  3.考生持“准考证”应考,考试机构或组织要严格把关,考前认真核对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明,并对应试者所提交的试用期一年的实践材料进行审核;
  4.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机构或组织进行测试;
  5.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值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6.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过程中,不得对人体进行创伤性操作;
  7.在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采用2名考生相互操作时,要男女考生分开,并至少为女考生安排1名女考官。
  (二)考官
  担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考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第四章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同一考试机构或组织的各考站的考官原则上不能来自同一单位(医院)。
  (三)公共卫生类考试实施
  1.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每个考生必须依据《考试大纲》通过以下三个考站的测试,测试时间共60分钟,均采用随机抽取试题应试方法。
  (1)第一考站: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处理能力。满分值30分,考试时间共15分钟。
  1)结合案例试题思考准备(5分钟);
  2)口试回答问题:主考官进一步提问(10分钟)题。
  (2)第二考站:体格检查、急救技术与辅助检查结果钟。
  每个考生应试一个案例,数个问满分值25分,考试时间共20分
  1)随机抽取试题;
  2)采用标准体检者、模拟人或考生相互之间和实物进行操作和描述;
  3)主考官依照试题项目提出问题,考生回答。
  (3)第三考站:基本操作技能。满分值45分,考试时间共25分钟。
  1)随机抽取1个试题(包括3个子项目),边操作边解释;
  2)主考官提问。
   2.考试项目数量及分值。 
| 编号   | 
项目   | 
项目数量   | 
考试时间 ( 分钟 )   | 
分值   | 
考试设备   | 
考试方法   | 
| 第一考站   |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   | 
1   | 
15   | 
40   | 
试题卡   | 
口试   | 
| 第二考站   | 
体格检查   | 
题目—1   | 
1   | 
10   | 
3   | 
医学教学  模拟人  多媒体   | 
口试  操作  多媒体   | 
| 题目—2   | 
1   | 
6   | 
| 题目—3   | 
1   | 
1   | 
急救技术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 
1  | 
5   | 
5   | 
| 1.X 线片或心电图判读   | 
1   | 
5   | 
2.5   | 
| 2.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 
1   | 
2.5   | 
| 第三考站   | 
基本操作   | 
采样技术   | 
1   | 
3   | 
10   | 
考试专用  器材  试题卡   | 
操作  口试   | 
| 常见的卫生学评价指标结果判读   | 
1   | 
3   | 
5   | 
| 技能   | 
消毒、隔离   | 
1   | 
7   | 
10   | 
| 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 
1   | 
12   | 
15   | 
| 合计   | 
6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