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卫生资格考试大纲——四、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药学)
| 四、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药学) |
| (一)临床药学部分 |
| 单元 |
细目 |
要 点 |
要求 |
| 一、处方 |
1.处方的意义和结构 |
(1)处方的概念和意义 |
掌握 |
| (2)处方的结构 |
熟悉 |
| (3)处方的种类 |
了解 |
| 2.处方制度 |
处方制度 |
掌握 |
| 3.处方调配 |
(1)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 |
掌握 |
| (2)药物的摆放 |
熟悉 |
| 4.调剂室工作制度 |
(1)岗位责任制度 |
熟悉 |
| (2)查对制度 |
熟悉 |
| (3)领发药制度 |
熟悉 |
| (4)药品管理制度 |
掌握 |
| (5)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
掌握 |
| (6)有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
掌握 |
| 5.药名与处方缩写词 |
(1)药名 |
熟悉 |
| (2)常用处方缩写词 |
掌握 |
| 6.药物的剂量 |
药物的剂量 |
熟悉 |
| 二、药物相互作用 |
1.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
了解 |
| 2.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
(1)吸收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
掌握 |
| (2)分布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
| (3)代谢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
| (4)排泄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
| 3.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
(1)作用于同一部位或受体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
熟悉 |
| (2)作用于不同部位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
了解 |
| (3)对作用部位的增敏作用 |
了解 |
| 三、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1.抗菌药物的选择 |
抗菌药物的选择 |
熟悉 |
| 2.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
避免耐药性产生的方法 |
掌握 |
|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
(1)联合用药的指征 |
熟悉 |
| (2)联合用药原则 |
熟悉 |
| (3)联合用药的选择 |
掌握 |
| 四、治疗药物监测 |
1.治疗药物监测的概念 |
治疗药物监测的概念 |
熟悉 |
| 2.工作内容 |
工作内容 |
了解 |
| 3.适应范围 |
适应范围 |
了解 |
| 五、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源性疾病 |
1.药物的不良反应 |
(1)概念 |
掌握 |
| (2)分类 |
熟悉 |
| (3)监测方法 |
了解 |
| 2.药源性疾病 |
(1)概念 |
熟悉 |
| (2)防治原则 |
了解 |
| 六、药物滥用及药物依赖性 |
1.药物滥用 |
概念及危害 |
掌握 |
| 2.药物依赖性 |
(1)概念 |
掌握 |
| (2)依赖性药物分类 |
熟悉 |
| 七、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 |
1.妊娠期合理用药 |
(1)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
了解 |
| (2)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 |
了解 |
| (3)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 |
了解 |
| (4)妊娠期常用药物选择 |
熟悉 |
| (5)妊娠期用药原则 |
掌握 |
| 2.哺乳期合理用药问题 |
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 |
掌握 |
| 八、老年人用药 |
1.老年人药效学 |
老年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 |
熟悉 |
| 2.老年人药动学 |
老年人药动学方面的改变 |
熟悉 |
| 3.老年人用药原则 |
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 |
掌握 |
| 九、生物药剂学 |
1.概述 |
概念、内容、研究目的 |
熟悉 |
| 2.剂型及生物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
(1)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
熟悉 |
| (2)生物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
| 3. 药动学有关术语 |
消除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半衰期等概念 |
掌握 |
| 4.生物利用度 |
(1)概念 |
掌握 |
| (2)意义 |
熟悉 |
| (3)测定 |
了解 |
| 十、糖尿病的治疗用药 |
1.糖尿病的分类与治疗原则 |
(1)分类 |
了解 |
| (2)治疗原则 |
熟悉 |
| 2.药物治疗 |
(1)胰岛素的作用、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
掌握 |
| (2)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
| 十一、解毒药 |
1.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毒药 |
(1)金属和类金属中毒的机制 |
了解 |
| (2)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毒药的作用、用途 |
熟悉 |
| 2.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
(1)氰化物中毒的机制 |
了解 |
| (2)氰化物中毒解毒药的作用、用途 |
熟悉 |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