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辅导:循环系统疾病(常见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为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实际上是3个或3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早搏。一般根据异位冲动的起源部位,将其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种类型。但房性和交界性的常难以分辨而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远较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病因

  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的人,亦可见于各类心脏病患者、预激综合征、甲亢、低血钾及洋地黄中毒时。

  室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发生于严重心肌损害的患者,最常见于冠心病,其他心脏病及电解质紊乱、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中毒也可出现。

  临床表现

  阵发性室上速多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由数秒、数分至数小时乃至数天。发作时可出现心慌、不安、多尿等不适,少数人可诱发头晕、晕厥或心绞痛,甚或心功能不全。

  阵发性室速发作时,由于心房和心室失去正常的收缩顺序,故心排出量降低显著,易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昏厥、休克、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等情况,甚至发生猝死。

  心电图检查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图示]

  ① 相当于一系列快速发生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频率为160~200次/分,节律规则。

  ② P'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如P'在Ⅱ、aVF导联直立,P'-R间期>0.12秒,为房性心动过速;如P'波为逆行性的,P'-R间期<0.12秒或R-P' 间期<0.20秒,则为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③ 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图示]

  ① 相当于一系列快速的室性早搏,频率为150~200次/分,节律可稍不规则。

  ② P波或埋藏于心室综合波内,或与QRS波群无关(房室分离)。

  治疗

  阵发性室上速可采用以下治疗措施:

  1.刺激迷走神经

  如刺激咽部诱发恶心反射;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等。

  2.升压药物

  可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使心动过速终止。常用药物有苯福林及甲氧明,稀释后静注,待心动过速中止即刻停止用药。素有高血压、冠心病史者忌用。

  3.抗心律失常药物

  首选维拉帕迷5mg~10mg,稀释后静注,或普罗帕酮70mg,稀释后静注。一旦发作中止即停止用药。因洋地黄中毒所致者,则予以钾盐和苯妥英钠。

  4.洋地黄制剂

  适用于伴心功能减退者。多用毛花甙C静注。但有预激综合征者忌用。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