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辅导:伤寒的细菌学培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传染病学》辅导:伤寒的细菌学培养

  问题:伤寒发病两周,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时常采取的标本是

  A.骨髓

  B.血液

  C.尿

  D.便

  E.十二指肠液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

  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第2周后逐步下降,第3周末50%左右,以后迅速降低。再燃和复发时可出现阳性。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以及体温上升阶段采集标本,成人采血量不少于10ml,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骨髓培养:在病程中出现阳性的时间和血培养相仿。由于骨髓中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伤寒杆菌较多医学教育网原创,伤寒杆菌存在的时间也较长,所以,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稍高,可达80%-95%。对血培养阴性或使用过抗菌药物诊断有困难的疑似患者,进行骨髓培养更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粪便培养: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3-4周阳性最高,可达75%。

  尿培养:初期多为阴性,病程第3-4周阳性率仅为25%左右。

  其它:十二指肠引流液培养有助于带菌者的诊断医学教育网原创,但操作不便,非特殊需要,一般很少使用。用玫瑰疹刮取液培养在必要时可进行,有增加建立诊断的可能性,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