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2004年的实践问答版

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1.如果听诊血压时声音减弱与消失的数字较大,该如何记录(报告)?(1分)

  答:应记录为140-150/80-90mmhg

  2.肱动脉(测量血压时)的正确位置是什么?(坐、卧位)(1分)

  答: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

  3.为什么听诊器头不能塞入袖下?(1分)

  答:听诊器塞在袖带里,使袖带更紧迫,压力加大导致误差,会真正给予肱动脉的压力减小导致测得血压较真实的更高。

  4.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缩小)有什么临床意义?(1分)

  答:中枢神经和虹膜的神经支配障碍

  5.两侧瞳孔(针尖瞳)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碱药物反应

  6.两眼辐辏功能不良(不能聚合)考虑什么?(1分)

  答:动眼神经损害

  7. 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1分)

  答: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

  8. 肺癌、乳癌各易转移至何处浅表淋巴结?(1分)

  答:肺癌: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乳癌:腋窝、锁骨下,胸骨旁淋巴结。

  9. 颈下部淋巴结肿大破溃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

  答:淋巴结核、肿瘤转移、淋巴瘤

  10.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考虑什么?

  答:淋病、梅毒、盆腔肿瘤

  11. 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什么病?(1分)

  答:非霍杰金淋巴瘤

  12. 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1分)

  答: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

  13. 甲状腺两侧对称性肿大。考虑什么问题?如果一侧肿大有结节。又考虑什么问题?(1分)

  答:双侧肿大考虑单存性甲状腺肿,如有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

  14. 甲状腺肿大时,任何从体征上区别甲亢与单纯性甲状腺肿?(1分)

  答:因单存性甲状腺肿多不伴甲亢体征,所以可从有无眼突、手颤相鉴别

  15. 气管向右偏移,可能是胸部有了什么病变?(1分)

  答:左侧甲状腺肿大、左侧胸腔积液、气胸

  16. 为什么不能同时触诊两侧颈动脉?(1分)

  答:晕厥

  17.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周围血管检查有何异常?(1分)

  答:枪击音

  18. 有水冲脉者应考虑什么问题?(1分)

  答:脉压差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

  19. 扁平胸、桶状胸、鸡胸各见于什么病变?(1分)

  答:扁平胸见于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桶状胸见于肺气肿、慢阻肺

  20.  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呼吸频率增快考虑什么问题

  ?(1分)

  答:12-2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见于运动时、缺氧下、心衰

  21. 什么是陈-施(Cheyne-Stokes)呼吸?见于什么情况?(1分)

  答:又称潮式呼吸,见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如脑出血、脑炎、脑肿瘤

  22.  一侧胸部呼吸运动较对侧减弱,考虑什么?(1分)

  答: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肺不张、肺炎、肺纤维化等

  23.  一侧胸部语颤增强常见于什么病?(1分)

  答: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空洞型肺结核、压迫性肺不张

  24.  一侧胸部语颤减弱常见于什么病?(1分)

  答: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肺癌、气管结核;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等

  25. 肺部叩诊有几种方法?讲一下正确做法。(1分)

  答:直接和间接叩诊[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 理]

  26. 右胸部清音区叩诊明显变浊,考虑什么疾病?还要做什么体检鉴别?(1分)

  答:肺炎、肺结核、肺肿瘤、胸腔积液、胸膜肿瘤、胸膜增厚。可行胸膜摩擦感检查鉴别胸膜病变

  27.  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正常值是多少?减少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6-8cm,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气胸、胸水等

  28. 正常人肺部听诊有何正常变异?(1分)

  答:

  29. 胸腔积液时患侧胸部听诊有何改变(体征)?(1分)

  答:呼吸音减弱

  30. 大片状肺炎时该部听诊有何异常?(1分)

  答:肺泡呼吸音增强

  31. 心前区膨隆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

  答:提示心脏增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后心脏病

  32. 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1分)

  答: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但不向下移位。左室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达腋肿中线。

  33. 主动脉瓣区膨隆常提示什么问题?(1分)

  答:高血压心脏病。

  34.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考虑什么情况?(1分)

  答:右心室增大

  35.心尖搏动触不到,有什么可能?(1分)

  答:胸避过厚,

  36.  如何辨别收缩期震颤和舒张期震颤?(1分)

  答:可通过心尖搏动触及胸避的时间确仍为收缩期的开始。

  37.心前区触到舒张期震颤即肯定有器质性心脏病,对不对?(1分)

  答:对

  38心脏叩诊的正确顺序是什么?(1分)

  答: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

  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2分)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2分

  39.  什么叫梨形心?提示什么病变?(1分)

  答:二尖瓣型心,提示二尖瓣狭窄

  40. 什么叫靴形心?提示什么病变?(1分)

  答:主动脉型心,提示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心脏病

  41. 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还要注意什么?(1分)

  答:应区分杂音的时项,早、中、晚,杂音的性质,

  42.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哪些情况?

  答:心尖搏动增强 见于左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大于直径2cm,尤其是左室肥大,心尖搏动明显增强。

  43. 什么是奔马律?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见于心肌病、心衰

  44. 腹部膨隆可见于什么情况?(1分)

  答:腹腔肿瘤、腹水、腹腔积气

  45. 腹部凹陷可见于什么情况?(1分)

  答:消耗性疾病,肿瘤

  46.  心前区膨隆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

  答:提示心脏增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后心脏病

  47.  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1分)

  答: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但不向下移位。左室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达腋肿中线。

  48.  主动脉瓣区膨隆常提示什么问题?(1分)

  答:高血压心脏病。

  49.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考虑什么情况?(1分)

  答:右心室增大

  50. 心尖搏动触不到,有什么可能?(1分)

  答:胸避过厚,

  51.  如何辨别收缩期震颤和舒张期震颤?(1分)

  答:可通过心尖搏动触及胸避的时间确仍为收缩期的开始。

  52.  心前区触到舒张期震颤即肯定有器质性心脏病,对不对?(1分)

  答:对

  53. 炎性包块和肿瘤性包块各有什么特点?(1分)

  答: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压痛,质地、光滑程度,边界情况等

  54. 液波震颤检查什么?腹腔内有多少液体可查出液波震颤?(1分)

  答:检查有无腹水,超过3000-4000ml可查出。

  55. 肝上下径正常值是多少?(1分)

  答:9~11cm

  56. 右肋缘下触及肝缘时要注意哪些内容?(1分)

  答:肝缘聚肋缘的距离,肝脏表面质地、光滑度、有无结节、压痛、

  57. 脾脏肿大应如何分度?各提示什么病变?(1分)

  答:小于肋下2cm为轻度,肋下2cm致脐中线间为中度,大于脐中线或前正中线为高度

  58. 胃泡鼓音区(Traube区)消失说明什么问题?

  答:胃泡鼓音区上界为隔肌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长径为5-13cm,横径为2.7-10cm,若鼓音区明显缩小提示重度脾脏增大,胸腔积液,肝左叶增大等。

  59. 什么叫移动性浊音?代表什么?(1分)

  答:有腹水

  60. 一侧肋脊角叩击痛考虑什么?双侧肋脊角叩击痛考虑什么?(1分)

  答:有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

  61. 怎样才算肠鸣音消失?(1分)

  答: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62. 如何区别动脉性和静脉性血管杂音?(1分)

  答:动脉杂音常在腹中线或腹部一侧,分收缩期及舒张期;静脉常在脐周或上腹部,为连续性嗡鸣音

  63. 腹中线部位听到动脉性血管杂音要考虑什么?如何进一步检查?(1分)

  答:腹中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

  肱二头肌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

  膝腱反射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

  64. 什么叫上运动神经元?什么叫下运动神经元?(1分)

  答: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损伤后特点:瘫痪肌肉张力降低(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65. 检查神经反射时应注意事项

  答:检查者叩击力量要均等,两侧要对比

  66.腹壁反射意义:

  a.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分别见于同平面胸髓病损。(1分)

  b.双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1分)

  c.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67. 角膜反射临床意义:

  答: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1分)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1分)

  两侧角膜反射同时消失,提示深昏迷。

  68. 提睾反射意义:

  双侧反射消失,提示腰髓1-2节病变。(1分)

  一侧反射消失或减弱,提示锥体束损害。(1分)

  69.浅反射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哪两种?

  答:跖反射、肛门反射

  70. 举出两种能引起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的疾病。(1分)

  答: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71正常人能否出现Babinski征(+)?(1分)

  答:1岁半前儿童可出现,余为异常。

  72. 当一侧肢体锥体束征(+)时,还需做什么体征检查?

  73.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哪些情况?

  心尖搏动增强 见于左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大于直径2cm,尤其是左室肥大,心尖搏动明显增强。

  74. 简易呼吸器有哪些适应征?

  答:①心肺复苏;

  ②各种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③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④各种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呼吸抑制;

  ⑤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

  ⑥各种大型手术;

  ⑦配合氧疗作气溶疗法等。

  提问:阑尾炎手术区消毒范围(2分)

  以右侧髂前上棘至脐连线外1/3与2/3交叉点为消毒中心点,消毒范围:右腹部至右大腿1/3、会阴部、向左至 部,向上至右季肋缘

  提问:如果肛门手术(痔疮)如何进行手术区消毒(2分)

  自外侧向手术中心区依次向肛门消毒。外侧外界、臀部及大腿内后侧上 2/3、会阴部至耻骨联合。

  提问:为什么一定要用双氧水消毒冲洗?(2分)

  因为疑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用双氧水消毒可以杀灭破伤风杆菌。

  提问:如果用鼻导管为病人进行非控制性吸氧,鼻导管插入多长最合适?(2分)

  插人长度以患者耳垂至鼻翼的长度最为合适,鼻导管由鼻孔插入正好至悬雍垂后方。

  提问:吸痰术注意事项(2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过程密切观察痰液及病人呼吸情况;定时吸痰,如发现排痰不畅,及时吸痰。[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提问:如何检查胃管已插入胃内?(3分)

  检查胃管是否插入胃内。检查方法如下:试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空气,同时用听诊器于胃部听诊;或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观察有无气泡逸出。

  提问:胃管洗胃术适应证?(3分)

  催吐洗胃法无效或有意识障碍、不合作者。(1分)

  滞留取胃液标本送毒物分析者,应首选胃管洗胃术。(1分)

  凡口服毒物6小时之内、无禁忌证者均应采用胃管洗胃术。(1分)

  提问:为男性病人导尿,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3分)

  因为男性尿道较长,有两个弯曲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提起阴茎到一定角度可方便导尿管插入。

  提问:留置导尿术适应证?(3分)

  尿潴留或膀胱减压。(1分)

  留置导尿或观察每小时尿量变化。(1分)盆腔器官手术前准备。(1分)

  提问:穿刺进针点为什么从肋骨上缘进入(1分)

  因为肋骨下缘有神经血管,肋骨上缘进针可避免损伤。

  提问:当连续抽气达4000毫升仍抽不尽时应如何处理?(1分)

  考虑肺不张并呈交通性气胸,需改用其他方法如闭合性引流排气或负压引流排气术进行治疗。

  提问:胸膜腔穿刺术临床意义?(1分)

  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提问:诊断性穿刺抽出的腹水,应进一步作哪些方面的检查?(2分)

  立即送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如血性腹水还需送检脱落细胞检查。

  提问: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性放腹水最多不能超过多少?(2分)

  不超过300O毫升。

  提问:止血带一般应多少时间放松一次?止血带结扎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3分)

  一般应每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至2分钟,再次上止血带。止血带结扎时间最长不超过5小时。

  提问: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还应注意什么?,(2分)

  一人托住其头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报等物固定。

  提问:如果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你1人在抢救,又该如何操作?(2分)

  加胸外心脏按压,即口对口呼吸1次,胸外按压5次(胸外按压频串80至100次/分之间)如此反复。

  提问加操作:如果患者呼吸停止,且你1人进行抢救,你将如何操作?  (6分)

  口对口呼吸操作正确:

  一手以拇指及示指捏住患者鼻孔,使其闭塞(2分);

  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向模拟人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2分)。

  吹气频率:

  单人操作时胸外按压5次,吹气1次,如此反复进行。(2分)

  提问:运用呼吸器的临床指征?  (2分)

  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数大于35次/分。

  提问:进行电击除颤,注意事项(2分)

  两电极必须紧压于胸壁。(0.5分)

  两电极必须分开。(0.5分)

  涂在电极上导电胶不能涂到两电极之间的患者胸壁上。(0.5分)

  连续三次电击未能除颤,即停止再次电击除颤。(0.5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综合笔试课程

2025年好课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