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第二部分 基本操作技能(第二单元 口腔基本技术)(二)

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4)洁治动作以垂直、水平或斜向等拉推进行,动作之间有重叠,以免遗漏牙石。

  (5)检查有无残石遗漏,尤其是邻面和龈缘处。

  (6)抛光、上药。刮净牙石并予抛光后,用3%双氧水冲洗擦拭创面,干燥后在龈沟内涂布碘甘油。

  [思试题]

  1.试述超声波洁牙机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试述手用器械洁牙术的操作方法。

  三、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本法适用于上颌磨牙的拔除以及相应的颊侧龈、黏膜和上颌结节部的手术。

  1.口内注射法

  (1)病员采取坐位,头微后仰,半张口,上颌牙牙合面与地平面成45°。术者用口镜将口颊向后上方牵开,充分显露上磨牙区。

  (2)一般以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上颌第二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则以第一磨牙的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上颌磨牙已缺失的病人,则以颧牙槽嵴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

  (3)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5°,同时向上、向后、向内刺入,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醉药液1.5—2ml.

  注意:针尖刺人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血肿。

  (4)麻醉区域及效果 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的牙髓、牙周膜、牙槽突及其颊侧的骨膜、牙龈黏膜。注意,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为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尚需在第一磨牙近中根颊侧相应部位的移行沟黏膜转折处补行浸润麻醉。一般5—10分钟起效,此时用锐器刺激龈组织应无痛觉。

  2.口外法

  用手指在颊部扪出颧牙槽嵴,指示颧骨下缘与上颌骨颧突形成的交角,选用4~5cm长的注射针,刺入皮肤直达骨面,然后向上、后、内方向推进约2e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醉药2-3ml.

  (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又称卵圆孔注射法,本法适用于面部疼痛的诊断和射频治疗,如非典型面痛、三叉神经痛等。

  1.注射标志及方法

  (1)先用21号长注射针套上消毒橡皮片垂直进针,直抵翼外板。

  以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中点为刺入点,与皮肤。    [医·学教育·网搜·集]

  (2)将橡皮片固定于距皮肤1cm处,标记深度。然后退针至皮下,重新使注射针向后、上、内偏斜15°,推进至标记的深度,针尖即达颞下窝上壁后内份卵圆孔附近。

  (3)回抽无血,注射麻药3—4ml.

  2.麻醉区域及效果 同侧下颌牙、舌、口底、下颌骨及颌周组织,升颌肌群和颞部皮肤等被麻醉。5~10分钟起效,同侧下唇、口角、舌尖出现麻木、肿胀和烧灼感,表示麻醉显效。一般可维持2小时左右。

  [思试题]

  1.试述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及其注意事项。

  2.试述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和方法。

  四、上、下牙列印模制取

  印模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口腔牙列的阴型记录,由印模形成的模型是制作修复体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制取上、下牙列印膜是口腔专业基本功之一,印模制取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修复体的质量。印模制取方法如下:

  (一)取模前的准备

  1.调整体位

  将椅位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既要使患者舒适,又要方便医师操作。一般医师位于患者的右前方,取上颌印模时,患者应坐直,头稍后仰,取下颌印模时,患者头位稍前倾,使下颌平面与地平面近于平行。

  2.选择托盘

  托盘是用以放置印模材料,直接放入患者口内采取印模的工具。故取印模前,应按患者牙弓大小、形状、高低和印模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托盘。如无合适的成品托盘可选,则需为患者专门制作个别托盘。

  成品托盘有各种大小、形状和深浅,但选择时要尽量与牙弓协调一致。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间隙,以容纳印模材料。其翼缘不宜过长,不应妨碍唇、颊和舌的活动,在其唇、颊系带部位亦应有相应的切迹。上颌托盘后缘应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区。如果个别托盘某个部位与口腔情况不太适合,可以用技工钳调改,或用蜡、印模膏加添托盘边缘长度,必要时还可用蜡或印模膏等材料另做一适合患者口腔的个别托盘。

  托盘应有孔或边缘有倒凹,或在托盘边缘绕贴一条胶布,这样可使印模材料不易脱离托盘。如用印模膏取印模,应选用光滑无孔、无倒凹的托盘,以便印模完成后印模膏与托盘容易分离。

  3.选择印模材料

  印模材料有弹性印模材料、硅橡胶印模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等。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藻酸盐印模材料,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有弹性,由倒凹区取出时不变形。但其缺点是失水收缩,吸水膨胀,体积不太稳定,故在印模从口中取出后,应及时灌注模型。

  (二)印模制取方法

  1.调置印模材料    [医·学教育·网搜·集]

  选好托盘后,用调刀取适量调好的印模材料,置放在托盘内。

  2.取上颌印模

  术者右手持托盘,左手用口镜将患者口角拉开,然后迅速将托盘从右侧口角斜行旋转进入口内,将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并使托盘后部先就位,前部后就位,使过多的印模材料由前部排出;或将托盘由前向后轻轻加压,使印模材料由后部软腭处排出,并用镊子及时将多余印模材料取出口外,以防患者作呕。印模凝固后取下。

  注意:在印模材料未硬固前,需保持托盘稳定不动,并完成肌功能修整。

  3.取下颌印模

  取印模前告诉患者,托盘放人口内后,将舌抬起,并练习一次此动作。然后将放有印模材料的托盘从右侧口角斜行旋转进入口内,对准牙弓压下,让患者将舌抬起,同时口闭小些,使肌 肉放松。

  注意:在做肌功能修整时应嘱患者微抬舌向前伸和左右摆动,切勿用力高抬舌尖,以确保舌侧口底部印模边缘的准确。

  4.固定托盘待凝

  托盘就位后,应用手指固定,防止托盘移动,直至印模材料完全凝固为止,否则会造成印模变形。

  5.取出印模

  印模材料完全凝固后即可取出。由口内取出印模时,一般要先取脱后部,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取出的方向应和牙长轴一致,不应上下扳动,并且取出动作要快,如动作缓慢,则印模在有倒凹的部位,有可能撕裂或折断。

  6.检查印模

  印模取出后应予检查,要求印模完整、清晰,边缘伸展适度。

  [思试题]

  1.试述牙列印模制取时,医师与患者的体位要求。

  2.试述牙列印模制取时,托盘的选择原则。

  3.试述牙列印模制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综合笔试课程

2025年好课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