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子宫收缩力乏力的处理—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学》辅导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子宫收缩力乏力的处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妇产科学》辅导—医学教育网

  问题:27岁初产妇,妊娠40周,阵发性腹痛10小时,宫缩10~15分钟/次,持续3秒,宫口开大2cm。
  16.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原因是
  A.子宫收缩节律性异常
  B.子宫收缩对称性异常
  C.子宫收缩极性异常
  D.子宫收缩缩复作用异常
  E.腹肌和膈肌收缩力异常
  答案:A

  17.此时的处理原则应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
  B.静脉满注麦角新碱
  C.肌内注射哌替啶(杜冷丁)
  D.人工破膜
  E.立即行剖宫产术
  答案:C

  xg5240提问:既然为A.子宫收缩节律性异常,那么,肯定该打缩宫素。不谢调性宫缩乏力,才该打杜冷丁!是吗?故答案错误。

  解析:

  宫缩乏力分为协调性宫缩乏力(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仅收缩力弱)和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子宫两角的起搏点不同步或起搏信号来自多处,致使宫缩失去正常的对称性、节律性,尤其是极性)。题中患者节律性异常,考虑为不协调性宫缩乏力。此时的处理,教材中有如下描述:(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使其恢复正常节律性及极性。可予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mg肌注,产妇充分休息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但对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及伴有头盆不称者禁用强镇静剂,应尽早行剖宫产。在子宫收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医学教育网原创,严禁应用缩宫药物,以免加重病情。由此,考虑本题选C无误。其前提是判断患者为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相关内容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协调性宫缩乏力时,第一产程应从预防宫缩乏力着手,解除产妇对分娩的心理顾虑与紧张情绪,指导其休息、饮食及大小便。对于潜伏期出现的宫缩乏力,首先应与假临产相鉴别医学教育网原创,必要时可用强镇静剂如哌替啶或吗啡肌注,镇静治疗后可使假临产的宫缩消失,而绝大多数潜伏期宫缩乏力者经充分休息后自然转入活跃期。

  相关名词

  子宫收缩力乏力:uterine inertia

  协调性宫缩乏力:又称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hypotonic uterine inertia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又称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hypertonic uterine inertia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