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临床药物治疗 > 正文

临床执业药师:冬凌草

  来  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  地: 生于山坡,谷地、沟溪边及灌丛中。分布于我国北部、西北部、东部、中部,南至广西。

  特  性: 碎米桠为直立小灌木,高30~100厘米;根状茎木质;茎上部四棱形,下部圆柱形,嫩枝被绒毛,叶对生,菱状卵圆形,长2~6厘米,宽1.5~3 厘米,顶端渐尖,基部下延成翅状,上面被疏柔毛及腺点,下面被灰白色短绒毛。秋季开花,聚伞花序排成狭窄、顶生圆锥花序状;花萼钟形,常带紫红色,檐部不明显二唇形,下唇二齿稍大,平伸,果时萼明显增大;花冠浅蓝色或淡紫红色,基部上方具浅囊状突起;雄蕊及花柱伸出。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褐色,无毛。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茎呈方柱形,长30~70厘米或过之,红褐色,有柔毛;质硬,断面淡绿色或黄白色,叶对生,叶片常卷缩,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下延成柄,边缘有租锯齿,叶面绿棕色,有腺点,叶背绿色,沿叶脉被疏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萼管状钟形, 5齿裂;花冠二唇形。小坚果宽倒卵形。气微香,味苦、甘。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功  能: 苦、甘,微寒。清热鲜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蛇虫咬伤,风湿骨痛。用量30~90克;外用适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