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护士;素质;需求
The Diathesis Need for Modern Nurse
Key words:Nurse;Diathesis;Need
中国加入WTO后,给卫生服务部门提供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冲击。护理人员作为医院的重要成员,同样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1]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如何使护理人员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适应现代护理需要,这是我们需要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1.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下,护理工作职责是维护与增进人们的健康。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要求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忠于护理事业;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蔼的态度、热情的服务,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护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护理工作是与生理、心理暂时处于弱势的人们打交道的工作,服务对象是人,应将爱心贯穿于始终。护理工作多数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应凭着良心来行事,如体温、脉搏、血压不测量随便记录、消毒工作不严、违反操作规程等,这都是不道德的护理行为。
2.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善于应变,灵活敏捷。要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断求取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遇到困难,善于积极设法解决。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而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又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敏锐地、灵活地、及时地发现患者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2]。还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仁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3.护士的形象要求
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不仅构成护士的外表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心境界与情趣。现代护理专家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护士在工作中表情自然,落落大方,精明强干,可使患者产生欣慰感、安全感,乐意与其合作,有利于身心健康及疾病的恢复。反之,一名衣冠不整、操作不正规的护士,在治疗时无形中会给患者产生疑虑及不信任感,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护士的完美形象不仅体现在护理操作中,而应贯穿于整个护理角色中。医学教育网
4.改善服务态度,创造温馨的沟通环境
好的服务态度可使患者心情舒畅,对治疗疾病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护理服务要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满足患者的要求。微笑服务、礼仪服务、规范文明用语用于临床,加强服务创新意识,实现感动服务即“理想化服务”、“超值服务”、“无止境的创新服务”。怎样才能获得超值服务,就是患者没有想到的,我们能想到、做到;患者认为我们做不到的,我们却为患者做到了;患者认为我们做得很好,我们要做得更好。规范护理服务,倡导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多层次服务,以满足各类患者的需要。护理沟通是以患者为中心,利用一定符号载体,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3]。良好的护理沟通不但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认识。对患者进行有效激励,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存在个别差异,在与患者交谈时,要使用通俗语言,尽量减少专业术语。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的“桥梁”,在与患者交谈时,应注意提供支持性语言,建立起信任和理解气氛,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护士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爱心的体现。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如果护士愁眉苦脸,或惊慌失措,或与患者交谈过程中简单应付、态度冷漠、语言不妥或粗鲁,极易引发或诱发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掌握沟通技巧,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需求,给予对症施治。
5.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端庄的仪表,庄重的神态来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应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抢救,丰富的临床经验,要从长期大量实践中不断积累,才能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抢救患者需要技术熟练,动作敏捷,有较高的独立操作能力,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灵活掌握应用。护士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护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如果护士的业务不熟悉,专业知识缺乏或操作规程不正确,可给患者带来技术风险。护士还应具有开展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能力,勇于创新进取。
6.学会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如何在护理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已成为护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实行举证倒置,从法律角度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管理办法》等,护理人员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举证倒置,消除思想上的误区和行动上的抵触情绪,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方法,以适应举证的新形势。要做到数据准确,资料真实客观,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泓。护理面对WTO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2,16(12):713.
[2]王莉,王清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护理工作[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0(4):42.
[3]赖红梅,曾白兰·加入WTO我国护理面临的挑战、机遇和策略[J]。护理研究,2002,15(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