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输卵管妊娠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目前我国人群输卵管妊娠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对近4 a国内已发表的关于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研究的文献进行查阅,综合,再用SAS8.1版本软件和Excel2003软件分析。 结果:炎症、巨细胞病毒、手术史、细小病毒、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均与输卵管妊娠有关。 其中炎症、巨细胞病毒, 手术史与输卵管妊娠关系最密切。

  结论:预防炎症,减少微生物感染是预防输卵管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妊娠 输卵管 Meta分析 随机效应模型

  0.引言

  输卵管妊娠(tubal pregnancy,TP)是异常妊娠的主要方式,占异常妊娠的95%以上。 近20 a来,全世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关于输卵管妊娠病因,近几年有文章报道其发病与与炎症、手术史、病原体感染、输卵管发育异常或功能异常、宫内节育器、吸烟等因素有关。 虽然众多学者对其病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因素尚不明确。 我们对国内已发表的关于输卵管妊娠病因研究文献进行Meta综合分析,探讨目前我国人群输卵管妊娠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进行分析讨论。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国内2002/2005间公开发表的关于输卵管妊娠发病危险因素研究的文献,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c CDROM),采用关键词及著者相结合的方法检索[1]。

  1.2方法

  1.2.1选用资料标准[2]①2002/2005间公开发表的关于输卵管妊娠病因的文献;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相似;③分析资料完整,且是随机对照实验;④文献类型:文献[3]属于随访性研究,文献[4]属于回顾性研究,其余文献属于前瞻性研究。 文献发表语言都是中文;⑤原始数据提供了OR值及95%CI或可以转化为OR值或95%CI;⑥暴露的定义基本相似。

  1.2.2剔除标准参考Lichtenstein 等[5]提供的标准和自定标准对每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排除综述文献,无对照组文献,及其它无法利用的文献。

  统计学处理: 按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AS 8.1软件和Excel2003软件进行分析,对不同统计量全部转化成OR值及其95%CI的形式,对研究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如一致性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具体步骤参考曾运红等[6]的方法。[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2.结果 

  2.1文献情况共检索到输卵管妊娠危险因素的文献82篇,按上述剔除方法排除不用文献,其中符合标准文献16篇,从中分析出国内文献输卵管妊娠主要危险因素(表1)。表1输卵管妊娠主要危险因素的国内文献情况

  2.2危险因素统计分析上表危险因素中,炎症和手术史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ersimonian and laird),其它因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合并的OR值和OR95%可信区间(表2)。表2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讨论

  经查阅2006年国内尚无有关输卵管妊娠发病危险因素文献发表,我们所用国内2002/2005间公开发表达到标准的临床资料有限,所以对仅有的16篇文献进行7个因素的Meta分析,研究个数、样本量有限,此外未发表文献可引起偏倚。 以上因素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从Meta分析结果看出,输卵管妊娠可由多个因素引起,炎症、巨细胞病毒、手术史、细小病毒、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都是危险因素。 其中炎症研究个数虽然少,但均衡性和一致性较好, 所以影响最大的是炎症,其次是巨细胞病毒,再是手术史、细小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罗淑贞等[3] 和史恩祥等[20]报道单纯疱疹病毒是危险因素,但本分析结果显示此因素可信区间包括1,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尚需更多的研究。 除了上述因素外,淋球菌、乳头瘤病毒、不良生活习惯、避孕等也与输卵管妊娠有关,但研究较少无法进行分析。 输卵管发育异常或功能异常、宫内节育器、吸烟等因素与输卵管妊娠关系近几年国内没有报道,尚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Meta分析明确了炎症是输卵管妊娠首要的因素。 引起炎症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感染 . 手术后可导致微生物感染,所以女性应避免非计划内怀孕,杜绝流产术,尽量减少盆腔内手术。 无手术史的女性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卫生,减少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输卵管妊娠发病率与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正相关,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很多,巨细胞病毒、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是感染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有许多患者感染后,出现无症状现象,所以容易误诊和漏诊,育龄女性定期检测其感染情况是必要的。 若发现生殖道微生物感染,需及时治疗,避免其上行,引起盆腔内感染,进而引起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的机制比较复杂,有部分患者,输卵管妊娠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由多个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各因素导致输卵管妊娠发生的致病机制、多个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以及输卵管妊娠的防治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门可, 王霞, 徐勇勇,等。 E系统和HBV母婴传播关系的Meta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6):692-694.

  [2] 邢美圆,沈毅,苏开颜,等。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汇总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4):336-340.

  [3] 罗淑贞,曹玉华,何建方,等。应用PCR技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性状疾病病原体感染的研究[J]。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6): 363-365.

  [4] 张建海。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2,42(33):91-92.

  [5] Lichtenstein MJ, Mulrow CD, Elwood PC. Guildelines for reading casecontrol studies [J]。 J Chronic Dis, 1987, 40(9):893-903.

  [6] 曾运红,谭卫仙。原发性肝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2):172-174.

  [7] 邓玉清,吴瑞芳,郭燕燕,等。 病原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94-96.

  [8] 戴鑫琦,刘海霞,李玉军。妊娠绒毛输卵管组织中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DNA检测[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4, 40(1): 52-53.

  [9] 刘志红,邓玉清,王玉洁,等。解脲支原体和沙眼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4,6(10):1416-1417.

  [10] 赵丽娜。输卵管妊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2):141-143.

  [11] 蔡玉萍。异位妊娠发病病因的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3):272-273.

  [12] 张群芳,吴元赭。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5) :429-431.

  [13] 毕雅莉。74例剖宫产后输卵管妊娠的病因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4,17(4)222-223.

  [14] 梁建容,陈敦金,李冰。妇女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2003,3(2):176-177.

  [15] 徐翠竹,苏光。不同人群异位妊娠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6):462-463.

  [16] 谭继英,高峻。探讨人细小病毒B19与异位妊娠的关系[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1):101-103.

  [17] 史恩祥,杨凤莲,刘晓芬。uu和HCMV感染及细胞因子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1):70-71.

  [18] 朱剑文,李敏,邹丽。无症状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8):1125-1126.

  [19] 刘继荣。输卵管妊娠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9):478.

  [20] 史恩祥,沈喜,智强,等。输卵管妊娠与病毒感染关系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615-616。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小班管理 贴心服务 社群交流 直播互动

23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