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侵蚀性葡萄胎——执业医师考试考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侵蚀性葡萄胎病理

  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其他器官者,即为侵蚀性葡萄胎。多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肉眼可见水泡状物,镜检时可见绒毛结构,是与绒毛膜癌区别的依据。增生的绒毛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肌层,有出血及坏死。

  2.侵蚀性葡萄胎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葡萄胎清除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妇科检查子宫略大而软,如肿瘤组织穿破子宫壁,则有腹腔内出血及腹痛。

  (2)转移灶表现。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最常见为肺转移,可有咯血,X线肺片可见转移阴影。转移至阴道表现为紫蓝色结节,破溃后可大量出血。转移至脑部者出现脑溢血症状;转移至消化道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

  3.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辅助诊断方法进行。

  (1)HCG连续测定:葡萄胎行清宫术8周以后,HCG持续阳性,或已降至正常又升高,结合临床表现时间在清宫术后半年内,可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

  (2)X线胸片:肺有转移阴影。有条件应行肺CT检查。

  (3)B超检查:探测子宫肌壁有不均匀密集光点或暗区呈蜂窝状。

  (4)组织学诊断:在子宫肌层或转移灶的切片中,有绒毛或绒毛痕迹,可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

  4.治疗

  (1)化疗:处理以化疗为主(见绒毛膜癌处理),一般都能治愈。

  (2)手术:子宫肌层内转移瘤经化疗后HCG不下降或子宫仍在继续增大或有先兆破裂症状者,应手术切除子宫。

  侵蚀性葡萄胎预后较绒癌好,但处理不当可死于脑转移、肺栓塞,或发展为绒毛膜癌。

  5.随访

  (1)随访的重要意义。葡萄胎排出后,仍有恶变的可能,故应定期随访,至少2年。

  (2)随访的时间及内容。葡萄胎清除后,每周查血或尿HCG1次,阴性后每2周复查1次,然后每月1次持续半年,半年后改为3个月1次,第2年起改为每半年1次,共随访2年。随访内容除每次必须监测HCG外,应注意有无阴道异常流血、咳血,子宫是否恢复到正常大小,黄素囊肿是否消退,每隔3~6个月胸透一次,必要时摄胸片。随访期间应嘱患者使用阴茎套或阴道隔膜避孕,认真避孕2年。宫内节育器常可引起子宫出血;避孕药有促进滋养细胞生长作用,故不宜使用。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