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心肺复苏后处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确保心、肺、肾功能稳定

  (1)血压下降:静滴多巴胺等;

  (2)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120次/分),静注西地兰,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静注阿托品;

  (3)呼吸微弱:常规吸氧,可用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或回苏灵;

  (4)以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血气分析和心电图监测,即时对症治疗。

  2.脑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引起脑损害的基本病理是脑缺氧和脑水肿,进而颅内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脑内血液供应极度障碍而使脑细胞坏死。脑复苏是防止和减轻脑水肿,降低大脑耗氧量和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措施。重点是防治脑水肿,主要包括脱水疗法、降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等。

  (1)脱水疗法。常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内快速滴入,每天2~4次,必要时加用速尿20~4Omg/次静脉注射。

  (2)降温。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病人出现体温上升趋势或痉挛表现时,应立即降温。降温前用丙嗪类、地西泮、硫喷妥钠等防止寒战,然后戴冰帽重点对脑部降温,再在大血管经过的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处置冰袋,使体温迅速降至35~33℃,达到肌松弛、呼吸和血压平稳为准,直至神志恢复。复温时先逐步撤除冰袋,待体温恢复1~2日后再停降温辅助药。

  (3)激素疗法。有膜稳定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脑水肿发展,用氟美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4)其他。包括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加强全身支持和护理、高压氧疗法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