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内科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②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不大或轻度大;④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⑤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a.泼尼松治疗有效;b.脾切除治疗有效;c.PAIgA阳性;d.PAC3阳性;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鉴别诊断确诊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于20×109/L,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应用止血药物及局部止血。

  2.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

  (1)作用机制①减少PAIg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②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出血症状;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2)剂量与用法常用泼尼松30~60m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用等效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等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5~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

  3.脾切除

  适应症: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4.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作为首选

  (1)适应症①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疗效不佳者;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禁忌症;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2)常用药物:①长春新碱最为常用。除免疫抑制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的作用。考试大网站收集②环磷酰胺。③硫唑嘌呤副反应小,相对安全。④环孢素主要用于难治性ITP治疗。

  5.其他的治疗达那唑为合成雄性激素,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

  6.急症处理适用于:①血小板低于20×109/L;②出血严重、广泛者;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1)血小板悬液输注。

  (2)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作用机制与Fc受体封闭、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免疫廓清干扰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3)血浆置换

  (4)大剂量甲泼尼龙可通过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