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邪犯肺型
主证:鼻塞涕血,微咳痰黄,口苦咽干,时有头痛,胃纳如常,尿黄便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方药:清热泻肺汤。
(2)肝郁痰凝型(以颈淋巴结转移多见)
主证:肋胁胀满,口苦咽干,烦燥易怒,头晕目眩,颈核肿大,时有涕血。舌质淡红或舌边红,舌苔薄白、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疏肝散结汤。
(3)血淤阻络型(以颅底骨侵犯或颅神经受损多见)
主证:头晕头痛,痛有定处,视物模糊或复视,面麻舌歪,心烦不寐。舌质暗红、青紫或见痰点痰斑,舌苔薄白、薄黄或棕黑。脉细涩或细缓。
治法:活血桂瘸,止痉通络。
方药:疏肝散结汤。
(4)气阴两虚型
主证:口干咽燥,咽喉不适,间有涕血,耳鸣耳聋,气短乏力,口渴喜饮。舌质红或绎红,苔少或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脾胃论》)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