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慌、耳鸣等症状。症状与血压水平并不一定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一天之内,白昼与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差异。体检时在主动脉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若伴左心室肥厚时在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
2.靶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早期表现为心排血量的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害和促进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在临床上可表现为:
(1)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
(2)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肾脏疾病:蛋白尿、肾功能损害(轻度血肌酐升高)、肾衰;
(4)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动脉疾病;
(5)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