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伤弹道的损伤特点
投射物穿过人体组织或脏器的通道称为创伤弹道。其损伤特点如下:
1.入口与出口:按出入口的形态可分为切线伤、反跳伤、盲管伤和贯通伤四种。入口与出口相连成沟状者为切线伤;入口和出口几乎在同处者称反跳伤;只有入口而无出口者,是盲管伤,有弹丸和弹片存留体内;而贯通伤则是既有入口又有出口。
2.按伤道的病理特征区分
(1)原发伤道区,即投射物直接损伤组织所造成的原发伤道,又称残留伤道,其中充满失活组织、异物、血液、血凝块和渗出物等。
(2)挫伤区,紧靠原发伤道,为直接遭受挫伤的区域,2~3天后炎症明显,发生组织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后,原发伤道扩大而成为继发伤道,通常要比原发伤道大几倍。
(3)震荡区,围绕挫伤区,主要由于受侧冲力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致,可有充血、水肿、血栓形成等。其范围与投射物能量的大小有关。
3.伤道污染:所有火器伤伤道都是污染的。
(二)处理原则
1.初期处理
(1)询问受伤经过,查阅伤情记录,检查全身及伤处。处理时要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
(2)积极防治休克:消除病因,输血输液,给氧,尽早手术。
(3)防治感染:早期、足量给予广谱抗生素和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血清。
(4)清创:①绝大多数火器伤应做清创术。不做清创的只有浅而小的切线伤和点状小弹片伤、出入口都很小的软组织贯通伤和无开放性气胸或仅有少量血气胸而无严重内脏损伤的胸部贯通伤三种情况;②伤后清创越早越好;③严格无菌原则;④切口要够大,清创要彻底。切开深筋膜,去除泥沙、弹片、碎布等异物,切除坏死组织,妥善处理骨片、神经、肌腱、血管;⑤清创后伤口一般不作一期缝合,但头、胸、腹及关节的伤口应缝闭其体腔,同时保持一定的引流。
2.后继处理
(1)清创后逐日更换敷料,检查伤口。如果伤面比较清洁新鲜,无脓性分泌物,周围无明显红肿,可以在3~7 日内将创缘缝合。伤口可能接近一期愈合。
(2)清创后伤口发生感染,需要更换敷料等待肉芽组织生长和周围炎症消退。较小的伤口由于肉芽组织纤维化和伤口收缩,可以达到二期愈合。较大的伤口需植皮或者切除肉芽组织再缝合,使其愈合。
(3)有骨折或深部组织器官损伤者,手术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术后治疗。